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废物细分成34类,日本小镇没一点垃圾

位于德岛县的上胜町是个风光秀丽的小镇,人口不到两千。让这个小镇闻名的不仅是美景和温泉,还有这里的居民处理垃圾的方式。小镇在2002年发出了“零垃圾”宣言,由此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

“零垃圾”宣言并不仅仅是要实现合理处理和循环利用垃圾,而是想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行为,尽可能利用废物,不扔垃圾。因为垃圾不论是燃烧处理,埋在地下,还是再生,都需要牺牲更多其他资源,处理不慎甚至还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水质、土地等。

目前,为了减少垃圾的产生,该镇居民购物都尽可能买由不含有害物质并可以循环利用的原料制成的,也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器具,如餐盒、筷子等。上胜町对垃圾的管理非常严格,在专家的指导下,把垃圾细分成了34种。如果有居民不知道如何分类,除了可以看家家都拿到的垃圾分类指南外,还可以在垃圾箱上找到答案。

小镇的垃圾箱上都写着不同垃圾将被送往何处,最终变成怎样的商品。人们了解了这些,就会自觉分类垃圾,乱扔垃圾的现象也有所减少。比如有些汽水瓶的瓶身虽然是玻璃的,但瓶盖是金属的,这两种东西就不能一起扔掉,而是要放在不同的垃圾箱中。在上胜町,仅仅回收金属的分类就有四种,比如可回收的铝制易拉罐和铁制的就不能一起扔。玻璃瓶也按照颜色、用途等分为四种。纸类则分成纸盒、报纸、纸箱子、杂志、复印纸等。在日本,人们扔报纸时,一般都习惯用尼龙绳捆绑,但上胜町的居民却更细致,他们会使用特制纸绳,这些纸绳都是用废弃牛奶盒制成的。

上胜町还非常重视垃圾的循环利用,比如当地的温泉宾馆都是靠生物燃料取暖,每年可以节省近8万美元,同时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垃圾处理厂的旁边,通常还设有旧物商店,这里专门帮居民销售或者免费提供自己不用的东西。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处理垃圾给居民造成的经济负担,还因为资源回收再利用、加工等增加了雇佣机会。目前,“零垃圾”活动正在向日本各地普及,很多地区都在自主探索减少或者不产生垃圾的新生活方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生命时报”的所有作品,均为《生命时报》合法拥有 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