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全民健身补上三个短板

受访专家: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副院长  牛志培

本报记者  张  健

2020年,一场疫情让我们懂得了健康的弥足珍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运动健身。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近期发布的《2020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显示,大众健身意识全面加强,疫情期间人们持续保持健身参与率达93%,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将投入更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副院长牛志培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总的来说,全民健身正朝着个性化、流量化、高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相应的,新的一年也有一些短板亟需补上。

进步1:青少年、女性运动花样多

短板:中年男性还没动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个性化的运动,尤其是女性和青少年。《报告》显示,大中城市的青少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占比85.4%,参加各类体育培训班的青少年比例为74.1%,女性参与度更高的是羽毛球、瑜伽、体操课、广场舞、普拉提和排球。对此,牛志培表示,一方面表明大家意识到了生活不只是工作学习,运动也十分重要;另一方面,人们树立了更高的健身目标,如女性缓解压力、改善外形、减肥瘦身,青少年锻炼意志、展示自己。同时,日渐丰富的滑板、滑雪、攀岩等时尚健身项目,让大家有了更多选择,满足个性化的体育活动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中年男性是一个常常忽略管理身体的群体。“很多中年人常常爬几层楼、跑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牛志培提醒,超重或肥胖、心肺功能差已成为中年男性“油腻”的标志,原因在于力量水平下降、肌肉流失,以及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等综合身体素质的下滑。所以,中年男性必须运动起来,可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适合运动项目,确定阶段性健身目标;优先推荐健步走,即使锻炼时间不充裕,在走路时加快些频率就能进行;平时上班可以骑自行车,对膝盖压力较小,运动强度可控,还能增强心肺功能;还要适当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有氧和力量练习,如游泳、举哑铃等。

进步2:运动视频受到欢迎

短板:动作有待及时纠错

健身开始出现流量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互联网让健身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我们可以与网友共同参与,分享健身感受;二是新兴的视频直播,跟着视频一起健身成为新的选择。《报告》显示,新兴的教练直播运动形式参与者达到了20%,且女性借助运动类手机软件的比例高于男性。视频锻炼虽然具有便捷性和经济性的特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观看视频不能很快掌握动作要领,难以得到有效的纠错与指导,锻炼效果不佳;二是缺少个性化,视频教学不会根据每个人情况来设计相应的训练计划,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需提醒的是,不管是跟着视频练习,还是自己在家健身都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对衣服、鞋子等装备。有些家居服不透气,运动一小会就会大汗淋漓,非常不舒服,应选择轻薄透气的衣服;不能穿牛仔裤或伸展不开的裤子,建议选择健美裤或短裤;不要光脚,不穿鞋容易损伤脚部皮肤或滑倒,可以穿运动鞋或直接穿防滑的袜子。2.从基本动作练起,不要一开始就做高难度动作,要循序渐进。3.运动前进行扩胸、拉伸等热身运动,可以避免肌肉拉伤,也有助于让身体适应后面强度较大的训练。注意拉伸不可过度,否则也有受伤的可能。4.不要运动过猛、过量。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后,要给机体足够的时间恢复,如一周健身3天、休息4天。5.感到不适立即停止,若出现扭伤、肌肉疼痛难以缓解时,可先自疗,无效者立即就医。6.健身恢复原位动作要慢,如练力量时,控制肌肉慢慢放下重物,频率不要太快,锻炼效果更好。

进步3:健身器械走进百姓家

短板:不少人的用法还不对

“高标准化一定是未来健身的趋势。”牛志培表示,包括卫生高标准和运动健身规范高标准。新冠疫情让大家不管是户外运动还是在健身房锻炼,都十分注意卫生健康。未来,随着全民健身的普及和推广,运动项目的指导将更加科学规范,可以帮助大家规避一些运动风险。

此外,2020年小型健身器材销售的火爆也反应了健身越来越高标准。数据显示,2020年1~5月,健身器材、跑步机等居家运动器械零售销量同比增长280.6%、179%。牛志培说,购买小型器材时要考虑器材的质量,按照说明正确地使用器材。一般人群可以考虑划船机、引体向上杆、俯卧撑架、瑜伽球等;老年人可以试试轻重量的小哑铃、动感单车。使用健身器材时,要牢记以下几个注意事项:1.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哮喘及眩晕症等疾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健身器材。2.使用前应注意检查器材是否完好,如有损坏,更换或维修好再使用。3.老年人或体弱者、儿童不宜单独一人使用。4.按规定操作,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有不懂之处与售后人员联系或查看说明书。5.根据个人体力情况掌握运动时间、速度,如出现心慌、头晕、气喘、恶心欲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原地休息,必要时立即就医。6.适量练习,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