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吉训明

本报记者 董长喜

人体内的血液一刻不停地在流淌。如果把大的动静脉血管比作大江大河,那微血管就像是小溪、沟渠,尽管不起眼,但分布范围更广泛。大江大河一旦出现淤塞或决堤,常会引发显而易见的大问题;小溪、沟渠出现阻塞却不明显,因而容易被忽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吉训明提醒,患有血管疾病,如脑血管、心血管及慢性肾病、糖尿病等人群,关注点也应放在微血管病变上。

微血管,一般指直径小于0.5毫米的小动脉、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当微血管出现损伤,导致其密度、直径及功能等发生改变时,就会继发阻塞,进而影响组织灌注,出现一系列血管疾病综合征,这就是微血管疾病。迄今国际上尚没有对微血管疾病的统一定义,为此,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近期发布了《中国多学科微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牵头该项共识的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说,临床上很多患者大血管疾病合并微血管疾病,多年来却以大血管疾病的诊治为重,对微血管疾病不够重视。随着对心血管系统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微血管才是全身血管树的主体,比如冠脉微血管占整个冠脉树的95%,微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值得重视。

微血管疾病是一个全身性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心脑血管、肾脏及外周多个器官和系统。微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脑微血管疾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和病理性肥胖。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该病可导致冠脉生理功能异常,影响心肌供血。据统计,美国至少有300万~400万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患者,在患有慢性心绞痛的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0%~30%的患者没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疾病,但其中约60%可能患有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脑微血管疾病。它是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约占所有脑卒中的25%,也是血管性痴呆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各类痴呆中的比例约为20%。老年患者中,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与脑微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糖尿病微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常累及视网膜、肾脏、心脏微血管等。在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疾病患病率约为10%~4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24.7%~37.5%;10%~15%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疾病,10年以上病程者高达50%。

预防微血管疾病,应从多方面入手。目前认为,与微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出生低体重、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及高龄等。因此,虽然不同的微血管病表现不同,靶器官各异,但延缓微血管病进展,应注意: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等;抑制代谢紊乱所诱导的血管功能障碍发生机制,如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微血栓形成;中和促进病变发生的不利因素,如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激活组织特异性保护因子等。

吉训明给4类微血管高风险人群提出以下建议:1.高血压患者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来治疗改善微血管功能;2.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坚持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肌缺血症状;3.高血糖人群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可改善微血管内皮功能;4.肥胖患者应通过减轻体重来改善微血管功能。

最后吉训明提醒,身体健康者也应戒烟,避免被动吸烟;适当控制糖及脂肪摄入;保持一定量的运动或体力活动,有助改善微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