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出门带根棍,保持社交距离

南方医科大学通识教育部教授  杨晓霖  □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叙事医学研究中心  景坚刚

对于没有经历过大型瘟疫流行的当代人,可能难以理解一米多的距离对于疫情防控能有多大作用。直到2020年新冠病毒在现实生活中登场,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比细菌还要小100倍的病毒,居然让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成为一个重要的防疫问题。实际上,早在16世纪,就已经有人察觉到了这一点。

400多年前的一个寒冬,一名来自法国马赛的水手在经历漫长的航行之后抵达意大利撒丁岛,在号称“小巴塞罗那”的阿尔盖罗港口靠岸。然而,和他一起上岸的还有被视为“死神”的鼠疫。作为零号病人,水手设法逃过了港口瘟疫管理人员的检查,致使鼠疫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没过多久,这场毁灭性的浩劫致使城里一半以上的人死于非命。所幸的是,8个月后,疫情在当地完全消失,并且此后的60年里,阿尔盖罗都没有再经受鼠疫的侵袭。

这次可怕的鼠疫之所以没有席卷整个意大利,主要归功于当时在阿尔盖罗港担任医务总管的昆托(Quinto Tiberio Angelerio,1532~1617)。出生于贵族家庭的昆托曾在海外受过医学专业培训,并且刚从瘟疫肆虐的西西里岛回来。他从西西里岛瘟疫中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并十分注重疫情防控细节。

然而,昆托在最初提出防疫要求时并不顺利。当地官员和民意代表一次次驳回他的提议,大家都训斥他是杞人忧天,昆托甚至被指控为“世界末日论的散布者”,差点被施以酷刑。深知情况危急的昆托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当机立断,直接去找总督唐·米歇尔汇报情况。最终,总督选择相信这位冒着生命危险提出积极防疫措施的医生,并同意按照昆托的建议在城墙周围设立三重疫情防线,阻隔与外界的贸易和交通往来。由此,获得总督认可的昆托开始全面部署防疫攻略。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昆托要求将感染者和疑似病例分别在拉撒路疫病收容所和坦卡隔离中心两个不同地方进行集中救治和观察,派专门的卫兵进行把守。并且将整个城市分隔成10个区域,每个区域配备一名卫生代表,他们的职责包括监督和确保民众不随意离开自己的住宅,禁止所有公共场合的聚集活动,同时执行每户只能派一人出门采购日常用品等规定。细心的昆托还让售卖食品和日用品的商家在店外显眼的位置设立告示,提醒人们保持社交距离。获准出门采购者被要求随身携带一根六尺(大约1.8米)长的棍子,用来丈量和保持社交距离。

除此之外,昆托还让感染过鼠疫但幸存下来的人担任新病亡者的掘墓工,由他们负责在6小时内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进行焚烧,在尸体上撒满石灰,并深挖坑进行填埋,坟场设在远离人群的偏远地带。掘墓工也被严格限制活动范围,居住的地方既要远离健康人聚居的社区,也要远离两个瘟疫隔离中心。瘟疫管理员挨家挨户地进行消杀工作,监督油漆工将阴暗的房子刷成白色,提醒各家开窗通风,并喷洒香水和酸醋。

在昆托的要求下,瘟疫管理人员每两天在市政厅聚集一次,以全面把握阿尔盖罗港人口的健康状况、病例数变化和瘟疫病例出现的地点等情况,并随时调整防控策略。很快,昆托为这座岛城构建了16世纪最先进、最严密的卫生防疫体系。在他的努力下,近代公共卫生的雏形框架,包括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机构设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得以建成。

经历了这次工程浩大的防疫工作,昆托将封城、保持社交距离、“健康护照”通行检查(类似国内目前推行的健康绿码通行政策)、焚烧污染物件等57条具体防疫举措编成防疫手册,即《撒丁岛阿尔盖罗城避疫指南》进行出版。指南中大多数条款在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的21世纪仍然受用。

十年后,昆托的防疫手册再版时被改名为《流行病学之瘟疫预防手册》,昆托也因此成为首位将“流行病学”一词用于瘟疫论述中,并侧重表达“如何在瘟疫暴发时保护自己免受侵袭”的学者。到了19世纪以后,“流行病学”逐步变成医学中的一个常用词。作为最早推广六尺社交距离的专家,昆托也被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