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科普必须用对方式方法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陈  年

近日,广东佛山“23岁新入职女员工酒店内死亡”一案引发社会关注,警方尸检鉴定书中有关“麻醉药中毒”的细节引起科普博主们的讨论。为了证明麻醉药可以“一捂就晕”,微博博主“妇产科的陈大夫”竟拿自己做起了实验,用麻醉药把自己捂晕,并将实验过程录成视频在网上发布。事后,陈大夫很快将相关视频删除并发布声明道歉,称自己的行为非常危险,希望大家不要模仿。

麻醉药能致人昏迷是常识,至于能否“一捂就晕”,争论的意义其实不大。客观而言,陈大夫的实验以及事后引发的讨论,对于公众重视身边潜在风险、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示范。因此,即便初衷是“为了科普和社会安全”,陈大夫“以身试药”的行为方式也颇为不妥。

首先,在没有专业麻醉医师在场的环境下使用麻醉药,本身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哪怕是对自己的身体也不能乱来,如此做法缺乏对生命尊严的尊重。这样的实验与其说是科普,不如说是在赌气,明显与科学精神不符。其次,作为一名拥有230万粉丝的网红医生,任何言行特别是涉及健康知识的传播,都可能给公众造成影响。比如,辨别力不强的青少年看到视频之后会不会模仿?心存邪念的坏人看后是否会因此受到“启发”?从陈大夫事后的声明也可以看出,她在发布实验视频之前,对自身行为可能引发的后果考虑不够周全。

科普不是儿戏,不仅需要热情,还要有责任感。在当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自媒体平台已成为公众获取和掌握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医生利用专业特长在上面向社会普及健康知识。鉴于健康类科普多涉及生命安全,尤应做到科学、真实、严谨。

一方面,科普的内容要有所取舍。例如,可以介绍麻醉药的药效及注意事项,呼吁加强特殊药品的管控,却不宜纠缠是5秒还是1分钟能让人晕倒;可以讲解自杀风险的防范,但不能从类似“告诉你各种自杀方式下死亡感受”的角度进行科普。科普作者必须牢记,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科普,绝对不能为了赚取流量、哗众取宠做科普。另一方面,科普的方式方法要有所选择。科普作品既要有热度,也要有温度。科普作者应善于从人们的身边事切入,作出科学的解读。与此同时,也应充分考虑目标人群的年龄特点、接受习惯,对传播效果、规避因素作出判断,从而选择最合适的科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