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血管不好,人参鹿茸悠着补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蒋跃绒

逢年过节,老年人经常会收到人参、鹿茸、西洋参等名贵礼品,但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来说,补品未必是好的。进补不当,会出现口干、口疮、牙龈肿痛、便秘等“上火”表现,或腹胀、食欲减退等问题。因此,心脑血管不好的老人要慎重选择滋补品,辨证进补。

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临床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脉,可分为多种证型。其中,肝阳上亢型多见于急脾气的人,患者多有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便秘、舌红苔黄等表现,不宜食用人参、鹿茸、西洋参等。阴虚阳亢型多见于老年人,伴有头晕耳鸣、腰酸乏力、口干喜饮等表象,这类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枸杞等清补之品,不宜食用人参、鹿茸等。痰浊内阻型多见于肥胖者,可有头晕、头重、胸闷、痰多、舌苔厚腻等表现,常与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嗜食烟酒、久坐少动有关,不宜食用人参、鹿茸、西洋参等。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中气虚血瘀型患者多在劳累时发生心绞痛,伴有乏力气短等症状,可在活血化瘀药物基础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人参、西洋参等补气药物。阳气不足或阴阳两虚型的患者,如有身体虚弱、乏力倦怠、肢寒怕冷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人参、鹿茸等补品。痰瘀互阻型患者,多有胸闷痰多、舌暗、苔厚腻等表现,如果没有虚证表现,就不宜进食各种补品。

脑血管病患者多为虚实夹杂,脾气虚、肝肾亏虚是共同的基础,常“因虚致实”,产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所以不宜盲目服用温热的食物,如羊肉、桂圆,或人参、鹿茸等补品,否则可能导致血压、血糖、血脂增高,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有进补需求的老人,可采用清补、平补、调补、温补等比较平和的方法。

清补法。这是一种补而兼清的方法,适用于夏秋季节。阴虚体质、病后邪热未清的老年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吃些沙参、麦冬、石斛、黄精等,百合、绿豆、山药、鸭肉等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平补法。这是用性质平和的补品来补益虚弱的方法,适用于体质虚弱及病后气血虚损者。平补药物,如党参、太子参、黄芪、莲子、芡实、大枣、燕窝、蛤士蟆等,多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已故名中医岳美中特别推崇《金匮要略》中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的薯蓣(yù)丸,此方剂补而不滞,适合平补。

调补法。高龄或久病之人,脾胃过于虚弱,都可采用调补法。药物不宜选用滋腻、大辛大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可选取明代缪仲淳的资生丸加减。

温补法。对于有畏寒、气短乏力等症状的阳虚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选择甘温补益的人参、黄芪、当归等。有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等肾虚表现者,可选用核桃仁、枸杞、桑葚、山萸肉等。

总之,心脑血管病人一定要辨证施补,无虚不补,单纯邪实者不补;不宜骤补,只宜平补、缓补,慢慢调养。若老年患者进补过程中有腹胀、痰多、大便不成形等情况,可取少量陈皮泡水或煲汤。陈皮能理气宽中和胃、燥湿化痰,尤其适合脾虚痰湿体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