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高龄老人有了体重标准

●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为22~26.9,偏瘦注意改善,稍胖维持稳定

受访专家: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   张 坚、北京食品学会老年食品与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  王国义

本报记者   王淑颖

高龄老人指的是年龄大于或等于80岁的人。近日,中国营养学会在第十四届亚洲营养大会上发布《中国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针对高龄老人的体重管理给出了具体建议。

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是反映身体健康情况的重要指标。现行相关标准建议,18~64岁健康成人体质指数的正常范围是18.5~23.9,65岁以上老人的适宜体重和体质指数应略高,为20.0~26.9,但专门针对高龄老人的相关标准一直缺乏。本次《指南》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推广性原则,推荐中国高龄老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为22.0~26.9。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老年营养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张坚表示,此次发布新的标准,一是因为高龄老人的身高会明显缩减,即使体重没有增加,体质指数也会上升,无法适应原先的评价标准。二是高龄老人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高,很多人可能还处于复发期或康复期,身体状况较差,需要更强的抵抗力。很多研究发现,高龄老人的体质指数在24~26时,抗感染能力更强,患病后的康复更好、死亡率更低,所以适用的体质指数应该更高。

北京食品学会老年食品与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国义告诉记者,对老人而言,太瘦往往伴随肌肉和骨量的减少,导致跌倒、失能和死亡等风险飙升。然而,高龄老人往往存在咀嚼能力下降导致进食受限,味觉、嗅觉、消化吸收能力退化等问题,并常患多种慢病,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明显下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体质指数整体水平较低。一项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约30%的高龄老人体质指数水平低于20。

《指南》建议,高龄老人应通过自我管理和家庭管理,监测体质指数变化,每年至少测一次身高,每月至少测两次体重,近3个月体重波动超过5%的人群,宜增加体重测量频次。偏瘦的高龄老人可通过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进行改善,如果效果不明显,建议到医院临床营养科寻求专业帮助。《指南》中提到,体质指数高于适宜范围的高龄老人,宜维持体重水平稳定,避免体重进一步增加或降低。张坚解释说,之所以不鼓励减肥,是因为肌肉、水分会连同脂肪一起被减掉,可能导致抵抗力变差,所以高龄老人应以维持现状为主,如果需要控制体重,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为了让体质指数稳定在推荐范围内,高龄老人的饮食要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食物多样性,减少不必要的食物限制,老人容易出现蛋白质缺乏,应保证足量富含优质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制品的摄入;2.适量进食蔬菜和水果,食物不宜太粗糙、生硬、块大、油腻,应尽量选择质地松软易消化的食物;3.如果咀嚼能力下降,可以将食物切小切碎,或者延长烹调时间,比如肉类切成肉丝或者肉片后烹饪,也可以剁碎成肉糜制作肉丸;4.进餐次数宜采用三餐两点制(早午餐和午晚餐之间各安排一次加餐)或三餐三点制(睡前再安排一次加餐),按自己的作息规律定量用餐,建议早餐6:30~8:30,午餐11:30~12:30,晚餐17:30~19:00,睡前一小时内不建议用餐,以免影响睡眠;5.患有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和身体功能明显变差的高龄老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咨询专业人员,接受饮食调控和临床营养治疗。

身体状况好的高龄老人还应适当进行肌肉练习,同时注重平衡能力、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建议每周活动时间不少于150分钟,形式因人而异,活动时应注意量力而行、动作舒缓、避免碰伤;积极参与多样的文化休闲活动,包括读书、看报、种花、养宠物、下棋、打牌、搓麻将等文艺、休闲和家务活动。身体欠佳的高龄老人宜在监护人协助下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以力量训练为主,如使用弹力球、弹力带等,防止和减少肌肉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