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给娃喂药别犯这些错

受访专家:应急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刘丽利

本报特约记者   莫  鹏

给孩子喂药是最让家长头疼的事情之一,为了让孩子顺利吃药,家长们可谓软硬皆施,有的强行灌,有的“连蒙带骗”……应急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丽利提醒,很多喂药方法看似是“妙招”,但其实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尤其是以下几种,一定要避免。

错误1:捏住鼻子强行灌药。这样做,孩子会哭闹和挣扎,药物非常容易呛入呼吸道,极可能引发窒息。而且,这种粗暴的喂药方式,会让孩子越来越抗拒吃药。还有些家长会把药装到注射器或喂药器里,直接强行塞进孩子嘴里,快速推进去,这样也会导致孩子干呕、呛咳,甚至窒息。

错误2:把药混在饮品或零食里。这样会给孩子造成错觉,分不清什么是食物,什么是药。另外,有些食物不能与药同服,轻者影响药效,严重的会导致不良反应。例如,退烧药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若混在果汁等酸性环境中,有可能加重损伤。

错误3:各种吓唬逼骗喂药。不吃药小心会被警察叔叔带走、不吃药会被医生打针、不吃药会被大灰狼叼走、不吃药肚子里会长小虫子……这些吓唬的方法对某些孩子可能有用,但有些孩子不吃这一套。久而久之,孩子会不信任家长,并可能因此学会说谎。

错误4:让孩子平躺着喂药。有些家长给孩子喂药时,会让孩子平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这样很容易呛到气管里,造成呛咳或窒息,还容易让药物滞留在食管里,影响治疗效果。

错误5:跟孩子说“药是糖”。小孩子还没有分辨能力,以后可能认为所有的药品都是糖,有时候看到大人吃,他也想尝尝。并且,很多药丸外有糖衣,颜色鲜艳,口感甜、味道好,对孩子来说,诱惑很大,可能会偷偷吃。一旦误食药品,或过量服用,非常危险。

错误6. 胶囊药去壳。 胶囊容易黏在口腔、食管上,让宝宝感到不舒服,因此一些家长把药粉从胶囊中倒出来兑水喂给宝宝吃。药物制成胶囊制剂,是为了防止对胃肠的刺激,此外,部分药物需要进入小肠后才能发挥作用。去掉胶囊不但会引起肠胃刺激,也可能会影响药效发挥。

想让孩子配合吃药,家长不妨试试下面这三招。第一,多鼓励,营造轻松的氛围。大一点的孩子,家长们要用温和的语气跟孩子沟通,让他明白吃了药病才能好的道理,比如“你现在生病了,肯定觉得不舒服,这是由于身体里有细菌、病毒,我们需要请药物来帮忙,这样才能打败它,让自己变得强壮起来。”当孩子勇敢的把药“消灭”掉后,父母要给予适当的夸奖和奖励。第二,尽量选择方便孩子服用的药物剂型,比如液体、颗粒制剂。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橙子味、草莓味的药物,改善了口感,可以优先选择。如果药物是片剂,并且用水溶解后服用不影响药效,可以先将药片碾成粉末,用温开水溶化,自制成液体剂喂给孩子吃。喂法很简单,先把孩子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用勺伸到舌根处,轻轻压住舌根促使孩子产生吞咽动作,听到咕咚一声,确认孩子把药吞下后,迅速把勺子拿出来。第三,根据年龄选喂药方式。1岁以内的宝宝,最好使用小滴管喂药。围上围嘴,准备好毛巾,将药少量挤入,等宝宝咽完后再继续下一口。2~3岁的孩子,如果不配合主动吃药,可以让他侧坐在大人腿上,一只胳膊放在大人身后;大人用腿夹住宝宝的双腿,一手固定住宝宝左侧胳膊,另一只手固定住宝宝头部;准备好后,另一个大人用长板勺、喂药器等给孩子喂药。3岁以上的孩子,一般都能听懂道理了。如果孩子不肯吃药,家长可以给孩子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明白吃药的重要性,从心里接受吃药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