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零碳食品亟待建国标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罗云波

本报特约记者  周佳艺

2022年被认为是“零碳食品元年”。这一年,数家公司取得全国首批零碳农产品认证证书;新零售商超“盒马”的有机农产品完成全国首批零碳认证;元气森林、雀巢、达能、伊利等食品企业纷纷推出零碳或碳中和认证产品……零碳食品发展一年有余,这股势头愈加被业内看好。

食品企业掀起减碳潮

“做食品难,做营养健康的食品更难,企业既要重视食品的功能性,还要考虑市场规律以维持盈利,更要实现绿色、低碳,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表示,零碳食品概念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跟上低碳环保的大趋势。

“零碳”不是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计算和评估,设计方案减少或抵消一部分碳排放,直至达到二氧化碳的相对零排放。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的《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报告指出,食品摆上餐桌前的研发、收获、加工、分销、零售、储存等各环节均会产生温室气体。数据显示,食品制造的碳排放,90%以上来自原料、采购、包装和物流等,养殖的碳排放量可占农业食品企业排放总量的60%以上。

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首次在国际公开场合提出“3060”双碳目标。此后,各行业均开启减碳之路。2022年6月9日,云南省昆明市盒马村的有机农产品完成全国首批零碳认证,包含叶菜、瓜果等30多个品类,并推广至全国18个城市的300家盒马商超门店销售。同年8月,国内新消费品牌元气森林与远景科技集团联合发布一款碳中和气泡水,获国内认证机构颁发的“碳中和认证”。此外,伊利打造的“零碳工厂”、雀巢推出的碳中和有机奶粉等,也都是此次食品减碳潮中的积极尝试。

国际认证机构SGS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前,找他们做碳足迹认证的国内食品企业数量只有一两位数,现在已上涨到三位数。无论咖啡、奶品或饮料企业都有相关项目开展。

“零碳”需要产业链协作

从已采取碳减排措施的食品企业经验来看,上游农牧业环节主要靠科学高效使用肥料、改善土壤环境、降低养殖活动减碳;加工制造环节增加了清洁能源的使用,同时改造工厂生产设施,并提高可回收包装的使用率;分销环节着重在运输方面降低碳排放。而在食品企业方看来,如何携手产业链上的其他伙伴进行减碳协作是一个难点,比如原料供应商、物流伙伴等,只有与他们合作减排,才能真正实现“零碳”目标。

所有减碳措施都意味着企业成本的增加,但这还不是全部。零碳或碳中和的认证也花费不菲。盒马超市一名负责人说,其每个基地里的每种蔬菜,一年的零碳认证费用就要几万元。不过,罗云波认为,对企业而言,减碳改造的投入和机构认证的花费,都是实现零碳目标所应付出的必要成本。

零碳食品成本的上涨,也在产品售价上有所体现。比如,某品牌带有“碳中和标签”的有机牛奶一箱售价99元,而同品牌、同规格但无“碳中和标签”的有机牛奶一箱售价为75元;一份带有“零碳农产品”认证标签的有机西红柿,300克售价12.9元,而一份400克的普通西红柿售价3.8元。

可能是未来竞争点

零碳食品的概念,迎合了部分消费者的环保偏好。埃森哲《2022中国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43%的受访者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溢价,且收入水平越高,为环保特质付费的意愿越强。但与“无公害”“绿色”“有机”不同的是,目前“零碳”或“碳中和”食品并没有国家认证标准。

据介绍,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的碳足迹认证更为复杂。目前国内对零碳农产品、碳中和食品的认证主要参考三个国际标准,即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14064温室气体排放标准、ISO14067产品碳足迹,以及英国的PAS2060碳中和认证。但相关法规和国家标准的缺位,还是给一些企业留下了夸大减排效果、误导消费者的空子。因此,罗云波特别提醒,消费者在选购零碳食品时应保持审慎,以免被企业的宣传概念所误。

罗云波说,在国家“双碳”目标下,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率先实现零碳的食品企业能在未来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未来也将吸引更多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