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你是“时间贫困户”吗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肖 蓉

本报记者  欧阳云霜

你会经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吗?近年来,“996”“007”等职场网络热词的出现,反映出“时间紧缩”的问题愈发严重。刊载在最新一期《心理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专门就“时间贫困”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这是指日常生活中时间不够用的弥漫性感受,正成为当代社会最为普遍的体验之一。

“如果在工作上花费的时间过多,自己能支配的时间过少,就会出现时间贫困。”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肖蓉说,时间贫困最主要的表现是觉得被任务追着跑、忙不过来、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精力难以恢复、每天都觉得很累……论文分析,工作时间、强度、质量是造成感觉时间不够用的主要原因。

工作时间过长——“我没时间”。每个人的一天只有24小时,工作时间与自由时间此消彼长。这里的工作时间不仅指职场中的有偿工作时间,还包括家庭中的无偿工作时间,如做家务、带小孩等。当时间被“不得不做”的任务占据,用于自我娱乐、休息、成长的时间减少,就导致“我没时间”,实际没的是“我的时间”。

工作强度过大——“一直感到匆忙”。有研究发现,一些人的工作时长其实在下降,但时间不够用的主观感受却在增长,这是时间强度大、工作密度高导致的。对“高效率”的推崇,意味着我们要在单位时间内干更多的活,做每件事的速度加快以及缩短每个任务的间隔时间。时间紧迫感、匆忙感让我们难以悠闲和放松。

工作效率低下——“时间都去哪了”。有些人忙忙叨叨一整天,回想起来,却发现好像什么都没干,发出“时间都去哪了”的感慨。除了长度和强度,工作效率低也是造成时间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两个表现:一是“时间碎片化”,可用的时间都是零散、短暂的,一次做不完一件事;二是“时间污染”,总被干扰、打断,无法投入地工作。这些人并非没有时间,而是时间被切割、乱用,导致“瞎忙”。

时间是每个人的有限资源,对这项资源产生剥夺感、稀缺感和“忙得没有尽头”的无助感,全面损害着人的幸福:

无法休息,精力不济。工作之余的放松和恢复时间是生活价值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但挤不出时间休息的人无福消受。总在赶进度的他们每天承受着巨大压力,却没有足够的个人时间去调节、疏解,日积月累会导致身心俱疲甚至崩溃。

总在着急,难以享受。高强度的工作会造成“过度生产”倾向,即总要求自己做快点、做多点。对于工作任务,“赶紧做完”的愿望远强于“好好做完”。由此,我们逐渐失去工作的内在动力,不知道做这么多是为了什么,职业成就感、满意度随之降低。最后,时间花完了,却不是一段让人感到享受的、有意义的时间。匆忙的惯性还影响休闲体验,有些人休息也像打仗:节目一个接一个,不愿花时间沉浸其中、享受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导致活动五花八门,体验却空洞乏味。

感情淡漠,交往“工作化”。一切为了“推进任务”,减少了我们对亲人、朋友、同事的关心和情感支持,人们变得强大但冷漠。人际相处好像工作一样,以“谈成事情”“解决问题”为主,“闲聊”成了浪费,突如其来的问候甚至会被质疑“没事为什么要联系我”。赶时间也让我们做出更多催促行为,催孩子写作业、催老人走快点、催朋友快回复……情感沟通的缺失、不良的互动都让我们与人际温暖失之交臂。

不良习惯,身心受损。诸多研究表明,时间强度过大时的匆忙感和紧迫感让人身心一直处于应激状态,更易采用不利健康的放松方式,如暴饮暴食、抽烟酗酒、久坐不动、熬夜晚睡等,导致头痛、肠胃不适、肌肉酸痛、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智能手机的普及,工作时间增加、工作生活边界模糊,个人时间减少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从根本上减少时间贫困,需要全社会意识到,追逐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幸福,从而做出制度、文化、观念上的转变。而在外部环境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作为个人,缓解时间贫困,肖蓉有以下建议:

调整工作时长。如果劳动时间已明显超过身心负荷,最好及时向上级反映以获得调整。用人单位也应明白,工作时间延长并不一定换来更多的工作产出。在可控范围内,员工自己要提高生产效率、压缩工作时间,比如设定完成任务的时间线,不要无限制加班,把完成时间定得太宽不利效率,还牺牲个人时间。

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如果能用大片时间、无干扰地专注于单一任务,我们能体会到流畅感、充实感和获得感,这样工作就不是一种折磨。提升工作质量,可以从三方面做到:1.拥有大块完整的时间,把琐碎的事集中起来一块做,给主要任务留出2小时或更多的时间;2.争取时间自主权,按照自己的步调、偏好来安排任务;3.与他人日程保持一致,这样不容易被不同的任务干扰。

快节奏里制造慢空间。工作强度过大时,要有意识地抽出时间来休息,让自己缓一缓。有研究发现,“微休息”是一种有效的放松方式,包括短暂离开工位、与同事聊天、拉伸身体、听一首歌、冥想等。每忙碌40分钟就微休息5分钟,对缓解疲劳、保持专注度、减少时间压迫感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