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冷热反常恐致“疫”

北京优秀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  李光熙

今年夏天以来,支原体肺炎在南方地区广泛流行,各大儿童医院人满为患。很快,支原体肺炎也席卷北方,同时还有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夹杂而来,9月中下旬以来,很多医院儿科急诊的门诊量激增至日均千余人。我们观察到,当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很鲜明:一方面多种病原体同时流行;另一方面儿童成为重点关注人群,与新冠病毒肺炎时期大多数是中老年群体形成强烈反差。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寒疫和温疫性质不同,有不同易感人群;而疫的发生和气温的反常密切相关。

应冷反温冬温病,应温反冷寒疫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监测表明,今年10月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连续第五个同期最暖月份,6~10月也为1850年以来全球平均同期最暖,预计2023年极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对比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有论文分析了武汉当时的气候,那年2月的平均高温比往年都低,而且当时应该回暖的时候却来了雨夹雪。历史上,关于疫和气温的关系有非常多精辟的论述。明末医家张卿子的伤寒著作《张卿子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有关于天行时疫,即“瘟疫”的论述这样记载:“凡时行者,春时应煖(即“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其冬有非节之煖者,名为冬温(此为温疫)。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从春分以后至秋分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2019年冬季突如其来的雨夹雪和新冠,今年秋冬季节的反常高温和多种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印证了非其时的格外冷就发为寒疫,非其时的格外热就发为温疫。

气温反常致“疫”与中医治法选择。冬季是主“藏”的季节,而今年的初冬季节却“应藏不藏”,冬行春令,寒中有温。今年入冬以来儿童成为最受关注的对象,普遍易感,热势较高,是最脆弱的群体。这是因为,小儿为纯阳之体,易感温疫。小儿的阳热之性,很多医家进行了经典而传神的论述,比如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纯阳,无烦益火。” 金代医家刘完素的《河间六书》中记载:“大概小儿病在纯阳,热多冷少也。” 清代医家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治法》曰:“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 这些都力图讲明因小儿生理上为盛阳之体,所以“同气相求”,病理上就容易感受热邪,且感受外邪后容易化热。面对“外寒内热”,要注意汗法、下法、清法的合理运用与组合。温疫最容易伤阴津,郁闭气肺则造成肺炎。寒疫不同于温疫,最容易伤阳气,如人体阳气本已虚弱,邪气极易内陷成急性肺损伤。不论是何种病原体,需知晓中医“天人合一”的基本原则,就可以拥有预测病情发展的能力并明确治疗大法。总体看,今年初冬季节阳热不重的成年人不容易有大事,而内热重的儿童最容易成为病情加重的患者群。随着全国气温近日的普遍骤降,我们将进入“速冻模式”,预计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会波动向下,老年人呼吸道发病率将转而升高。气温如果低于往年温度,则又可能触发寒疫,易感人群又会变为老年人,阳虚气虚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因此更易感寒邪,且易发展为重症。

如何选方治疫?无论是前一阶段流行的温疫和未来可能流行的寒疫,治疗处方立意有其共通之处,即要“给邪出路”,汗法肯定是第一大法,当然还需要配合清法、下法、补法等其他治法;另一方面,要当机立断,截住病势,预防传变,以防外邪内陷成为重症。相较成年人,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结合气候偏热的特点,处方大法上应是表里双解为主。前阶段结合天时,儿童的病理特点是肺热严重,一定要注重多重路径分消热势,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散的治热思路尤其适合儿童热势骤起之时,其出自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刘河间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方中的防风、麻黄为解表药,风热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为清热药,风热在颠顶(头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为通利药,风热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临床发现,早期应用防风通圣散不仅能退热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恰如民间所说的“有病无病,防风通圣”。儿童中成药建议使用“防风通圣颗粒”,口味更好一些。需要提醒的是,小药丸容易造成儿童呛咳或者误入气道,需要充分水化后再服用。使用时机方面,一定是越早越好。若发热已退,唯有咳嗽症状就不必再吃这个药了。

本周开始,天气骤然转寒,此时另外一个我反复强调的古代经典名方“人参败毒散”又将是未来几周保护老年人安然过冬的重要药物,此方最早记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代医家喻昌对此方十分推崇,称其为“治疫第一方”。中医认为,人体元气不充,则易感时邪内陷发为重症。“人参败毒散”中的人参可固五脏,是调肺气固脾胃的佳药,能培正气、败邪气、鼓动邪气从汗而出。成年人如果正气不虚者,可尽早选用“荆防合剂”(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此方能辛平发汗、透散风寒湿外邪,预防可使用“荆防颗粒”。

冬至即将到来,人体阳气会转弱潜藏。若素体阳气虚弱,又不注意保暖,感受风寒湿邪气后再不及时治疗,就会耗损阳气,容易出现寒邪内陷的逆证(现代医学称为急性肺损伤)。因此,在此轮降温过程中要注意“躲”和“藏”。“躲”是躲避风寒湿的侵袭,冬至后天气严寒,加之前一段时间气温偏高,腠理疏松,易感风寒,一定注意多穿衣物。“藏”是指藏阳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忌服寒凉之品,不要剧烈活动耗损阳气,可以做一些相对柔和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精气藏好,才能预防明年初春时节可能出现的呼吸道传染病,这就是《黄帝内经》告诫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