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子涵妈妈”会害了孩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琚金民

“老师,我家子涵为什么坐在最后面”“老师,我家子涵以后不参加这个活动了”“为什么我家子涵拍照只有半张脸”……前段时间,“我家子涵”在网络上火了,其源自于网络上的一段聊天记录,一位叫“子涵妈妈”的家长因为自家孩子在幼儿园被蚊子咬了一口,便在群里对老师兴师问罪:“老师,我家子涵为什么被蚊子咬,幼儿园就这样看孩子的吗?” 在老师给出解释后,“子涵妈妈”继续质问:“那为什么没有咬别的小朋友?”

现实生活中,像“子涵妈妈”这样喜欢“小题大做”的家长特别常见。比如,有家长在班级照片里没看见自家孩子,或者孩子没有站在C位,就怀疑他是不是被欺负了;孩子在学校水喝少了,家长就会责怪老师不负责任;有家长发现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售卖零食,于是找到老板软硬兼施,限制货架上“不健康”的零食,还暗示自己认识工商局的人……这些都是媒体公开报道过的案例。

一时间,“子涵妈妈”成为一个代名词,特指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家长群体。在他们眼里,孩子如陶瓷般易碎,而外界到处都是危险。“子涵妈妈”过于强调孩子的“脆弱性”,甚至把个人、家庭的标准凌驾于学校或他人之上,以完成对孩子的全方位保护。家长不希望孩子受委屈,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过度介入学校事务,把老师当成“全职保姆”,要求其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就是一种越界行为。不仅损害了家庭和学校间的健康关系,给老师带来巨大心理压力,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孩子一遇到难题,就等待家长、老师的帮助。孩子在过度的保护和控制下容易成长为极度自私的“巨婴”,不仅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会将自己看做世界的中心,并要求他人围着自己转。这样的孩子缺乏同理心,在人际交往中也会遭到周围人的排斥,很难跟他人合作。过度保护还会让孩子缺乏多样的人生体验,感受不到冒险成功后的惊喜、求知创新的快乐,也缺乏那种战胜挫折的成就感。

“子涵妈妈”背后其实是无尽的焦虑和掌控欲,家长应该调整心态,“放手”让孩子享受成长。家长的弦松一点,孩子的成长空间就大一点。多一点耐心,尊重孩子的节奏,给到一个家长最该给的东西:爱、欣赏、接纳、支持,那才是孩子所能获得的最大养分。当孩子在受到委屈、遭遇挫折时,家长不要小题大做、指责他人,要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些负面刺激。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曾说过:“我们做不到一辈子保护,我们也不想这样。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训练和培养孩子有勇气、有力量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适度的照顾,比过度保护更能帮助孩子成长。孩子并不需要一个“真空无菌”的成长环境,他们更需要一个真实的成长环境。家长对孩子的保护应抓大放小,减少干涉、控制,抓住重大的问题,比如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其他小问题可以放一放,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家长不应替孩子“冲锋陷阵”,而应陪伴孩子,找到原因,对症下药,鼓励他战胜困难、克服挫折。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学会理解别人,反思自己,勇于承担责任。在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做一些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转化为和孩子共同做决定。最后,把主动权交还到孩子手上。归根结底,养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孩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培养自己的判断和处理问题能力,踏上独自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