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岭南膳食八个特色

广东省营养学会专家组       

岭南地处五岭山脉之南,涵盖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和澳门,岭南饮食有很多健康特点,如多蒸煮、常煲汤等,心血管病和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也相对较低。广东省营养学会专家组对岭南膳食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八大特点。

食材广博,搭配合理。岭南膳食文化有良好的兼容性,人们一日三餐的谷薯类、新鲜水果、蔬菜和菌藻、鱼肉禽蛋奶、以及豆类和坚果等食物的大类品种齐全,日均消费可达十余种,总摄入接近我国膳食指南推荐量。各大类食物中,亚类比例也较均衡,如谷薯类中米及其制品占64%,蔬菜中深色蔬菜占52%,动物性食物中,鱼、畜、禽、蛋各占22%、51%、17%和11%。宏量营养素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分别为15.2%、35.7%和49.1%,较为均衡。

蔬菜足量,水果丰富。岭南地区全年新鲜蔬菜供应充足,当地人餐餐必备菜心、生菜、芥蓝、油麦菜、空心菜等。2009~2012年广东城市地区标准人日摄入蔬菜315克,达到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推荐的摄入量(300~500克)。岭南地区有很多特色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如香蕉、菠萝、芒果、龙眼、荔枝、杨桃等。2009~2012年广东城市地区标准人日摄入水果83克,虽然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的200~350克/天,但显著高于2015年全国15省城市地区的中位摄入量(42克/天)。

水产充足,肉禽蛋奶适量。岭南地区水产资源丰富,很多沿海地区都有海鲜一条街;禽类丰富,素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肉蛋奶亦供应充足。广东城市居民水产(57克/天)和奶类(51克/天)摄入量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6克/天、21.3克/天)。

杂豆常有,全谷坚果不缺。岭南地区长期有生产和消费杂豆的习惯,比如眉豆、扁豆、芸豆、红豆、豇豆等都是重要的汤料。岭南地区以大米为主食,但谷物种类齐全,膳食中不乏各种全谷物食品,如新鲜玉米、燕麦包、杂粮糕和薏米饼等。岭南地区是我国坚果主要生产加工地之一,广东坚果消费量占全国的11%。

饮食清鲜,少盐少油。岭南饮食崇尚清鲜,“清”指的是口味清淡,力求原滋原味,“鲜”是指食材新鲜、味道鲜美。岭南地区虽然调味品种类繁多,但多数情况下只用少量姜、葱、蒜和生抽,较少重油、重辣、大咸或大甜。这种烹调方式既减少了油、盐和糖的摄入,也避免深加工导致食物中营养素被破坏或产生有害物质。

喝茶多,饮酒少。岭南各地普遍有饮茶习惯。2022年广东是我国茶叶消费第一大省。岭南人饮酒量少,宴席中一般不劝酒;种类上,烈性酒较少,以红酒、米酒或啤酒居多。广东成年男性和女性的酒精摄入量分别为10.8克/天、1.7克/天,符合我国膳食指南的推荐量(少于15克/天)。

多蒸煮快炒,少煎炸腌制。岭南地区烹调方式讲究火候,尤重“蒸”和“快炒”。蒸菜清淡少油,能减少食用油的摄入量;快炒时间短,减少了食物中营养素的损失,还可以保持食物的原有色泽,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当地居民普遍较少选择煎炸食物,认为其“热气”重,不利于健康。岭南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新鲜食材,因此相较北方而言,居民较少使用腌制方式,降低了相关健康风险。

叹早茶,常煲汤,重食养。广东人把饮早茶称为“叹早茶”,叹即享受之意。广式早茶是岭南地区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配茶的点心种类繁多,包括肠粉、粥等,主食充足,搭配蔬菜和荤食,体现出“早餐要吃好”的理念。粤菜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根据不同季节加入不同的食材,长时间煲煮,称为“老火靓汤”或“广府汤”。岭南人善于结合自身情况及季候选食物,如闷热季节常用凉茶祛湿,冬季或体弱者避免“寒凉”性食物等,践行了“食养是良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