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老人做事都爱“赶早”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李  娟

本报记者    钟财芬

“慢条斯理,悠然度闲”是人们对老年生活的普遍印象,但事实上,许多老人都有着近乎严苛的时间观,凡事喜欢“赶早”,急于完成各种活动和任务:去买菜,超市还没营业就在门口等候;去医院、银行,即便已经约好时间,也要“打提前战”,早早到现场等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分析,这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老人的丧失感和不安全感导致他们心态上的转变。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身体各项机能下降,活动能力可能减弱,加上退休后不用工作,活动范围变小,逐渐丧失主导身体和生活的能力,使不安全感激增。“出门办事对子女来说可能轻松平常,但老人不一定这么觉得。任何一件小事到他们那里都可能成为需要严阵以待的大事。”李娟说。为了能更好地安排日常生活、更从容地应对即将发生的事,他们开始把时间前移,增强生活的有序性和自主性。

其次,大脑功能衰退可能导致老人时间规划能力减弱。李娟解释,进入老年阶段,器官功能退化最明显的当属大脑,尤其是大脑的前额皮层。大脑前额区管控着人类最高级的功能,包括计划、执行、判断、决策等。前额功能退化会影响老人对任务细节、次序、步骤的记忆和处理,导致其规划和组织能力减弱,难以对利弊和取舍进行准确评估,对时间的把控会不够合理。

再者,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人的时间观。一是过去交通不够便利,老人可能习惯了提早出门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情况。二是以前没有智能手机、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老人更倾向于提早赶到目的地,以确保及时的沟通和互动,避免发生意外。三是老人年轻时所处的年代,生活相对简单、规律和有序,他们习惯抓紧完成一天事项,尽早结束外出活动。“同时,社会文化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李娟补充道,年长者被认为是智慧和经验的代表,受到这种社会期望的影响,老人通常更加重视守时,认为提早到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赶时间不算心理问题,但强迫性提早、过度准备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另当别论。”李娟表示,面临年龄增长、日益老化,部分老人可能会出现焦虑、担心等情绪,他们担心错过公交车、错过医院就诊时间,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害怕因迟到无法按时完成任务。由于担忧各种未知情况的发生,老人可能过分放大失误的可能性,为此总是追求完美,不愿意放松自己,持续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甚至坐立不安、极度慌张。李娟提醒:“这些可能是焦虑症、强迫症的外在表现,需要加以重视,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总而言之,老人提前准备、做足预案、尽早执行的习惯无可厚非,但不宜过度,涉及安全时千万别赶。相比于永远走在赶时间的路上,放下顾虑、找准生活节奏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对此,李娟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心态上正视衰老,不过早“服老”。老人不应把“老了”挂在嘴边,也不能从心底里认为“老了就不行了”。“哈佛大学有一项经典研究,就是把老人置于他们40岁左右的生活场景中,一周后有些坐着轮椅去、状态非常差的老人,居然变得活力满满。”李娟介绍,这说明心态转变能有效“逆转”生理时钟,帮助老人恢复自信,更从容地面对时间。

生活中主动作为,延缓机能退化。“大脑认知功能衰退、对时间的认知和把控能力减弱是正常的衰老现象,但可以通过努力来延缓。”李娟建议,老人日常可以多读书看报,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提升大脑活跃度和安排事务的能力。同时,勤做运动、规律饮食、保障睡眠,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生理机能衰退,重握时间主导权。

家庭社会给予理解,营造宽松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老人担心与社会脱节,便习惯‘抢时间’以留足应对空间。”李娟认为,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尤其是周围的亲友,应理解老人对效率和时间管理的重视,尊重他们对提早完成目标的追求和执着,主动适应其需求和节奏,以宽松的氛围减轻他们对时间的过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