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虚假的乐观是个陷阱

受访专家:西南大学心理应用部心理系教授  汤永隆

本报记者  施 婕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要“积极向上”,学习、工作和生活都要保持乐观。在多数人认知中,积极心态能使我们获得自信和勇气,导致许多人即使不快乐也要戴上“积极”面具,去掩盖“脆弱”“悲伤”“松懈”“逃避”等消极情绪。事实上,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高潮与低谷,没有人能一直斗志昂扬。不能正视负面情绪,时时都伪装成积极的样子是自欺欺人,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美国心理学家蔡斯·希尔在其著作《有毒的积极性》中,就指出“虚假积极”对情绪健康有以下危害。

1.习惯性掩饰真实感受,不懂如何正确表达。有时,我们因为担心自己的感受和表达被别人否定,或怕流露真情实感横生枝节,从而选择将自己的负面但真实的情绪隐藏起来,表现出虚假积极的状态。“太过在意别人的感受和反馈,让自己内心经受煎熬,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其极端状态可以表现为‘微笑抑郁’。” 西南大学心理应用部心理系教授汤永隆说。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展到疾病的状态,但尊重自己的内心,正视自己的真实感受,不仅是人们情绪健康的基础,也是建立平等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

2.自我否定,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应该的”。当社会太过强调积极、情绪稳定的时候,很容易让人陷入自我怀疑:为什么别人能每天开心快乐,自己却总是自怨自艾。进而认为沮丧、自卑、焦虑等是不应该的、脆弱的,于是逃避、抗拒负面情绪。汤永隆认为,有时候正视并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比“一刀切”式的自我否定更有积极意义。负面情绪会成为自我反思的催化剂,促使人们通过改变目标或是改变自身,建立新的心身平衡状态。

3.随意斥责他人的消极情绪。要求自己总保持积极的人通常也会这样要求别人,于是他人的消极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在集体环境中,为了保证积极乐观的主旋律,人们会本能控制负面情绪的流露,将自己和他人的消极扼杀在摇篮中。可怕的是,当人们压制、斥责别人的消极时,往往将自己置于道德高点,认为给予对方的是一种“忠言逆耳”式的关爱,看似换取了表面的可控感、和谐度,却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4.缺乏同理心,不能理解他人的难处。一味追求积极乐观的人不愿意细看自己和他人的缺点、难处,认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世界就会好起来,关心别人时也通常只是敷衍地说句“想开点”。可实际上,这种毫无根据的乐观并不能抚慰对方,由于缺乏对他人负面情感和难处的感知和理解,他们的人际总是肤浅又脆弱。深刻的关系需要接纳自己和他人的一切,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样才能做到互相包容、互相支持,才能给到真正有效、有见地的建议。

5.对事情过度理性,忽视内在感受。除了强迫他人乐观,假积极者由于不愿倾听“苦水”,还会把“理性分析”奉为圭臬,轻视情感宣泄。但其实,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通常都是感性在前,理性在后,理性认知常常基于感性认知之上,照顾好彼此的情绪是顺利进行理性分析的前提。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一旦忽视与回避真实感受,会让事情变得复杂和难解。

6.忽视客观现实,盲目相信“一切都会好的”。人在遭遇困难时,有时会像鸵鸟一样将头埋进沙子里,采取回避策略,不去正视困难和敌人,并用自我鼓励这种方式给自己打气,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人的身心起保护作用。但是,这种机制不能无限使用下去,因为如果只是劝慰自己“会好的”却没有任何作为,只会让情况越变越糟。“比如微笑抑郁症患者,往往伪装得越是积极,所面临的困境越严峻。” 汤永隆说,正能量的语言能给自己积极暗示,但这种口头积极不是万能钥匙,只有实事求是,落实到行动上,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积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