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冠心病和肿瘤走得近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陆  浩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庄荣源,本报记者  牛雨蕾

心血管病和癌症居于全球居民死因的前两位,占全球所有死亡病例的70%。不幸的是,两者还经常共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危害着我们的健康。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子刊上一项针对2700多万人的研究表明,心血管病会增加癌症风险,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癌症风险增加了20%。

心血管病和肿瘤“互相折磨”

《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报告》显示,仅2022年,心血管疾病导致全球约1980万人死亡,癌症死亡人数达97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社会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尽管两种疾病备受关注,但临床上常将它们作为不相关的两类疾病来管理,两者间的进展关系常被忽视。

上述研究分析了2720万名平均年龄为43.3岁的美国居民,女性占55.7%,中位随访33个月。结果显示,心血管病患者的癌症风险显著增加。与无心血管病人群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和其他心血管病患者的癌症风险分别增加20%和8%。而与其他心血管病患者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的癌症风险增加11%。

不同亚型癌症分析发现,与其他心血管病患者相比,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的膀胱癌、结肠癌、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分别增加58%、53%、43%、42%、40%和42%。2021年《欧洲预防心脏病学》上的一项大规模研究也发现,55岁前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成年人,癌症风险是无心血管病人群的2倍。其中,头颈部肿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乳腺癌的风险最高,分别增加20倍、18倍和3倍。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确要警惕肿瘤风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陆浩说:“临床发现,不少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后又被查出了肿瘤,且以高龄老人居多,治疗起来相当棘手。”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庄荣源表示:“肿瘤科门诊接触到的一些肿瘤患者也会伴有冠心病史,有的已经植入冠脉支架,有的甚至出现了心血管并发症。”

虽然心血管病人不一定都患上癌症,但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相遇”时,两者会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一方面,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肿瘤患者,治疗选择会受到一定限制。庄荣源介绍,目前手术仍是大多数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合并冠心病的肿瘤患者心脏耐受性远远低于普通人,很难承受较大范围的根治性肿瘤切除术,麻醉和手术风险明显提高,尤其是围手术期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脑梗塞等)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抗肿瘤治疗会加重原有心血管病或引起新发心血管病。陆浩指出,抗肿瘤治疗可引起包括心功能不全与心律失常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此前已有证据证明,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都可能导致心肌损伤。“有时要比病毒性心肌炎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继续用药还是停药,时常成为困扰医生的难题。”

两者存在共同的发病“土壤”

“针对上述情况,医学界近年来兴起了一个热门研究领域——肿瘤心脏病学。” 陆浩介绍,这是一门融合肿瘤学和心血管病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等已经建立了肿瘤心脏病学相关工作组。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巨大变革,使得肿瘤逐渐成为一种慢性病,而并存或伴发的心血管疾病则成为肿瘤幸存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从心血管疾病发展到肿瘤的过程是漫长的,尽管其发生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两者并不是完全不相关的两种疾病。”陆浩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存在共同发病的“土壤”,在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生发展机制等方面存在关联。具体来看,两者共同“土壤”如下:

50岁后风险飙升。庄荣源介绍,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生都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明显上升。30~40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为17%,40~50岁为37%,50~60岁为54%,70岁以上高达67%;而50岁以上肿瘤患者占到全部肿瘤病例的80%以上。这说明,将来随着老龄化不断加深, 50岁以上的中老年,尤其是高龄患者,心血管病和肿瘤并存的风险大大增加。            

吸烟饮酒伤血管。陆浩称,香烟中的尼古丁不仅损伤血管内皮,使血压、胆固醇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还会促使癌细胞增殖,诱发肺癌等肿瘤。数据显示,烟草导致全球每年700多万人死亡,其中,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约占12%。饮酒也一样,      不仅增加心梗、卒中的发生风险,还会诱发肠癌、肝癌等。研究表明,每18个癌症病例中就有1个和饮酒相关。

不良饮食致血脂异常。陆浩指出,高脂肪饮食会影响身体内部的“时钟”,诱发代谢紊乱,导致血液黏稠、血脂升高,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血栓。《当代心脏病学问题》上一项研究发现,较高的血脂变异度与癌症发生风险升高有关。也有研究发现,青春期女性食用高脂肪饮食会增加乳腺癌风险,高脂肪饮食还会扰乱肠道菌群,诱发肠癌。

久坐让血管变黏稠。有研究指出,久坐两小时,小腿血液黏稠度会增加约17%,膝关节血液循环会降低约50%,下肢静脉易形成微小血栓,最终造成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久坐还容易造成腹腔、盆腔血流不畅,肠道蠕动变慢,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大大提高。此外,缺少运动会降低机体免疫力,血管弹力变差、血流速度变慢都会诱发心血管病或肿瘤。

心血管疾病与肿瘤“共患”也与炎症反应、机体代谢等因素相关。在陆浩看来,上述危险因素都可能诱发机体炎症反应,影响正常代谢水平,导致两种疾病“殊途同归”。庄荣源认为,炎症反应既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也是一种自我修复。当外界各种有害因子侵入机体时,可能触发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增加细胞分裂的同时,也会提高细胞变异的概率,促使肿瘤细胞形成。

从30岁起,预防心血管病和肿瘤发生

刚出生时,人体的血管就像全新的水管一样,管壁平滑柔韧,血液循环畅通,没有任何血脂沉积。到了20~30岁,有些人就开始出现动脉斑块和硬化;40岁以后,心肌梗死、中风、肿瘤等发病率迅速增加。陆浩提醒,应将预防关口前移,30岁后就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警惕心血管疾病和肿瘤风险。

杜绝第一口烟/酒。有研究发现,戒烟的长期获益甚至优于目前常用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可将冠心病远期死亡风险降低36%。庄荣源强调,从青春期开始,就要拒绝第一支烟、第一杯酒,如果等到成年以后再去纠正烟酒嗜好,血管损害已经发生,常常为时已晚。有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尽早戒烟限酒,否则会促进动脉硬化和肿瘤的发生发展。

低脂清淡饮食。陆浩说,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饮食模式是烹调少油少盐,多吃全谷物、薯类、植物性食物。尤其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应考虑每周吃2~3次鱼类,少吃加工肉类、含糖饮料、油炸食物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更要注意食品安全,少吃外卖,推行分餐制,减少幽门螺杆菌、乙肝病毒等感染,尽最大可能预防癌症。

控制心率运动。庄荣源说,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显著降低血脂,维持血管弹性,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健康人群保证每周15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运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运动要循序渐进,每周运动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心率维持在“170-年龄(岁)”以内。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等运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都有益处。

做好体检筛查。健康人群每年一次定期体检,重视心血管病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等检查。有肿瘤家族史、长期吸烟酗酒、具有高危致癌因素的人群,40~45岁就要开始进行肿瘤相关筛查。

最后,庄荣源提醒,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肿瘤患者在进行抗肿瘤治疗前,需要充分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同程度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确保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