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神经系统疾病成新威胁

·最新一项调研结果显示,过去30年,全球神经疾病病例激增59%,世界总人口的43%受到困扰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孙永安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 孙德锦

本报记者 施婕

一直以来,心血管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如今这个位置“易主”了!《柳叶刀·神经病学》最新一项全球调研结果显示,过去30年来,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病例激增59%,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仅在2021 年,神经系统疾病就影响了 34 亿人,占全球人口的 43.1%,其中 1100 万人因神经系统疾病而死亡。可以说,神经系统疾病取代了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健康寿命的新威胁。

中风和老痴最“要命”

神经系统相关疾病范围广泛,病种包罗万象,包括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病、免疫性疾病等,医学上也会通过发病部位进行分类,例如脑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柳叶刀·神经病学》的这项新研究将“神经疾病”类型从15种扩展到37种,增加了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囊虫病、狂犬病、神经母细胞瘤和其他外周神经细胞肿瘤等。此外,还囊括了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和儿童期神经系统疾病的调研,这些疾病由于早死和长期残疾,占据了全球疾病负担的很大一部分,并首次研究了新冠肺炎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通过研究2021年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了对健康有重大影响的十大神经系统疾病,它们分别是脑中风、新生儿脑病(脑损伤)、偏头痛、痴呆、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脑膜炎、癫痫、早产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自闭症和神经系统癌症。其中,脑中风、偏头痛、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对健康的影响显著。从性别来看,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男性残疾和失去健康的人数更多,但女性受偏头痛或痴呆症等疾病的影响要比男性更常见。

研究人员纵向比较发现,自1990年以来,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残疾、疾病和过早死亡的总病例增加了18%。具体来看,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发展最快,30年间患者人数增加了两倍多,这一增长与全球糖尿病增长趋势一致。而由新冠肺炎导致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例如,格林-巴利综合征以前并不太常见,现在新增了2300多万例。

从地域来看,80%以上的神经疾病死亡和健康损失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高收入的亚太地区和澳大利亚的民众神经健康状况最好。研究者认为,不同国家可获得的治疗机会差别很大,例如,高收入国家每10万人拥有的神经科医生数量比中低收入国家多70倍。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神经系统疾病负担同样严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孙永安说,“紧张”和“忙碌”永远是神经科医生的日常。过去30年间,我国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人数大幅攀升,疾病图谱也发生较大变化。例如,认知障碍类疾病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上世纪90年代还排在第10位,如今已跃升至第5位。目前,我国认知障碍患者占全球1/4,预计2030年将达到2220万。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孙德锦表示,上述调查指出,脑中风是全球神经系统疾病中疾病负担最重的,我国情况与全球一致,脑卒中发病率不仅高居世界之首,每年新增病例数以百万计,且以每年2%的速度在攀升。

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是“公敌”

神经系统疾病何以“异军突起”?研究人员从海量数据中找到了答案。他们认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绝对数量的增加,主要由人口结构变化和寿命延长所驱动,简而言之,人口老龄化是“罪魁祸首”。

孙永安指出,很多神经疾病与衰老密切相关,上述研究也发现,造成60~79岁神经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是脑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其他痴呆症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80岁及以上的主要原因是脑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总的来说,脑血管病、帕金森、痴呆以及常见的神经病变都是衰老惹得祸。”

孙德锦补充道:“脑卒中在我国尤其高发,这与东亚人种特点有关,我们的颅内动脉血管相对狭窄,更容易患脑血管疾病。另外,受高脂高盐饮食、活动量少、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影响,‘三高’人群越来越多,这些慢病是导致人们罹患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脑卒中的关键危险因素。”

上述调查还发现,改变18种危险因素可以显著减轻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负担。例如,控制高血压可以预防全球84%的中风,减少铅暴露可将智力障碍的负担减轻63%,控制高血糖可将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降低14.6%。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吸烟与中风、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多发性硬化症的进展有关;因酗酒而引发的男性癫痫是女性的4倍;室内空气污染也与中风的发生有关。

孙永安强调,肥胖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风险因素。《生物医学中心》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症的患病风险会随着BMI(体重指数)的增加而增加。前不久,《自然》子刊上一项研究显示,肥胖或超重会增加中风、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疾病风险。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导致的紧张性头疼、焦虑和抑郁,也会间接推动神经系统疾病高发。

“神经系统疾病有的可以治愈,有些则无法治愈,多数疾病的治疗周期非常漫长。”孙永安分析道,罹患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治疗和照护费用高昂,很多人因病致残,丧失工作能力,导致不少家庭因病致贫。有些神经疾病患者还伴随精神症状,甚至出现暴力倾向。目前,全球神经系统疾病负担快速增长,也给各国卫生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压力。”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为此呼吁:“神经系统疾病给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痛苦,并使社会经济发展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了。”

多方携手防控神经系统疾病

自1990年以来,因破伤风、狂犬病、脑膜炎、神经管缺陷、脑中风、神经囊虫病、脑炎和新生儿脑病(脑损伤),以及其他疾病造成的健康损失减少了25%以上,神经系统疾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开始有所下降。孙永安表示,新药和新治疗手段的问世和应用,以及疫苗接种率上升、护理水平提升、公众防控意识提高、他汀类降脂药和降压药物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神经系统疾病负担,世界卫生大会于2022年5月通过了《2022—2031年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跨部门全球行动计划》。我国也正在不断加强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力度,在全国大力推进卒中中心建设,2021年发布了《中国应对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战略计划建议》,北京市还制定了《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 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实施方案》。此外,近年来更多的新药上市和集采降费,也为神经疾病的患者和家庭减轻了负担。

孙永安认为,防控神经系统疾病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要推动跨部门合作,注重各地区相关医疗资源的平衡配比,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倡导政府和医院对可改变的风险因素进行更多投资和研究。医院要全面提高预防和急救能力,完善脑卒中防治管理体系,加强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地方医院和社区医院要推进高质量的慢病管理。社区要加强神经疾病的科普宣传,举办相关健康讲座,让更多人了解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孙德锦强调,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原因复杂多样,多数尚未具体明确,因此临床难以做到有效预防,只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防住危险因素,降低发病风险。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少吃油腻、煎炸、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吃深海鱼类和坚果,有助营养神经系统;戒烟限酒,避免接触二手烟;每周保证3~5次运动,每次运动半小时左右,可以振奋精神,增强神经血管弹性;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过度、神经高度紧张;冬季是神经系统疾病高发季节,老年人要避免头部受寒,出门时要戴好帽子,并注意保暖;留意老年抑郁、阿尔茨海默病等典型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注意管理好“三高”等慢病,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按时服药,出现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