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信息过载是种新污染

受访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医师  吴志国,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  巍

本报记者  施  婕

每天,我们接触了多少信息?从手机应用软件推送的新闻、网站热点词条,到出行时遍布电梯、地铁、公交站牌附近的广告,再到交谈中了解的各种小道消息……人们的生活早已被海量信息包围。近日,波兰华沙大学在《自然-人类行为》杂志刊发述评称,信息过载已成为一种“新污染”,使人们难以及时评估信息并做出正确决策,甚至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信息如洪水般泛滥成灾

来自上海的白领张惠自称是“电子产品重度依赖者”。从早上7点起床,她一天的“屏幕生活”就开始了。从手机、电脑,再到平板电脑,有时她在看平板电脑时,还要同时刷着手机和朋友聊天或看资讯。直到睡觉前,她会再刷一遍各大社交媒体,以免错过什么消息。张惠表示,“屏幕生活”方便、快捷,但也让她不堪其扰。白天,手机不间断地接收各类消息,常常打断她的思绪;网上大量危言耸听的消息,令人真假难辨;随处可见的促销广告,惹人反感。“有时感觉满脑子都是信息垃圾,可又无法将它们像垃圾一样扔掉。”

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张惠的一天”是人们被“信息污染”所累的缩影。校园里,网络将孩子们从广阔的空间拉进窄小的电子屏幕。有研究指出,很多孩子受海量信息影响,注意力只有8秒,在与社交媒体频繁互动的同时,孩子们变得更焦虑和抑郁。中老年群体更是伪科普、“毒鸡汤”瞄准的最大目标。有数据显示,每天地球会产生5亿条社交网站推文、2940亿封电子邮件、600亿条聊天消息。另一项研究称,一名美国成年人每天可接收34千兆字节信息,但普通人的大脑在一生中只能处理约173千兆字节信息。也就是说,一名美国成年人一天接触的信息已达一生其大脑能处理信息的约1/5。

波兰华沙大学研究团队在述评中,将“信息过载”理解为一种心理状态,即个人、群体等会因被灌输过多信息,使任务执行变得更困难。从前,信息被认为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掌握得越多,拥有的视角就越多。如今,尽管它在生活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但海量、低质、不透明的信息如同洪水般泛滥成灾,已成为一种“新污染”。类似观点在《进化心理学》一书中也有体现,作者美国心理学教授戴维·巴斯将信息视为大脑的“食物”,认为大脑处理信息就像淘金者淘金一样,通过筛子的泥沙越多,找到的金子也越多,越令人愉快。而一旦信息量超过某个阈值,大脑对新信息进行分类和理解的能力就会产生问题甚至崩溃。

“信息过载涉及互联网、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是一个跨学科概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医师吴志国表示,从心理学层面来说,信息过载是一种负面的心理体验。当信息超过个人或系统所能接收、处理或有效利用的范围,信息接收者就会产生“心理故障”。

危害是全方面的

“信息污染就如同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一样真实存在。”波兰华沙大学研究团队在述评中写到。那么,“信息污染”是如何形成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信息质与量严重失衡,质量增速远落后于数量增速。随着相关技术推陈出新,人们获取的信息总量增加,但信息的监管、过滤、分类不足,导致信息良莠不齐,增加人们筛选有效信息的难度。其次,信息生产方的目标和受众需求不匹配。部分互联网应用和平台基于商业目的,借助算法推荐等向用户推送大量其喜欢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将用户困于信息茧房,致使他们获取的信息总量变多、但有效信息变少。第三,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广泛运用的背景下,“深度伪造”技术被滥用,而“反深度伪造”技术仍未成熟,增加辨别真伪信息的难度。最后,大多数人的科学素养不足,不少人在收到伪科普后,不仅深信不疑还会加速信息传播,陷入以讹传讹的怪圈。

对于“信息污染”的危害,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吴志国表示,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尽管人的大脑像一台能储存无限信息的电脑,但在处理信息时,使用的是其中的“工作记忆”部分,一次只能处理有限的信息量。如果信息加载过多,超出工作记忆的加工能力,大脑很可能无法存储并有效处理信息,同时人也容易出现疲劳和注意力涣散。

吴志国补充说,当面对海量信息时,人们无法掌握所有信息,更无法做出最优选择。一些人会因担心错过重要信息,或觉得掌握信息不足或不准确,而产生压力,继而使情绪变得不稳定,甚至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另外,信息过载越严重,往往表示有效信息越匮乏。有研究显示,信息过载带来的信息匮乏还会引起“信息饥饿”“信息孤独”“信息上瘾”等心理困扰。

“信息污染”的危害还不止于此。波兰华沙大学研究团队在述评中表示,信息过载不仅干扰个人的认知水平,还会影响团体运转,增加成员的沟通成本、决策成本,削弱团队的凝聚力,甚至使社会信息运行不畅。朱巍指出,信息过载确实会浪费公共资源,干扰公众正确认知。这不仅增加监管成本,还可能使网络生态恶化,甚至使互联网信息面临失去公信力的风险。一项针对网络谣言的调查显示,六成以上成年网民经常遇到网络谣言,其中微信、微博、论坛等成为网络谣言传播的重灾区。尤其是在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虚假信息会在网络上滋生并像病毒一样快速传播,引发社会恐慌。

把目光从网络转向现实

当下,人类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信息爆炸时代。未来,信息过载无疑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对于个人或团队而言,如何掌握和利用有效信息,屏蔽“信息污染”,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对此,两位专家分别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建议。

吴志国表示,政府需进一步加强对虚假信息、无效信息的监管,落实行业、伦理等方面的规范。相关企业应为用户推送多样、有用的信息,不把用户兴趣点作为大数据推送的唯一依据。相关机构等可积极组织高质量的公众科普教育,只有全面提升人们对科学常识的认知水平,才能提高其对各种信息的辨识能力。

朱巍建议每个人都应提高信息素养。首先,尽量选择可靠的消息来源,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做好内容筛选,多关注当下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比如对提升知识和能力有帮助的信息,减少接收八卦等泛娱乐化信息。第三,可通过多与他人交流来获取信息,提高获取信息效率。最后,控制自己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可设定具体的时间上限,并严格执行。

此外两位专家建议,每个人都需与海量信息保持一定距离。在学习或工作时,需提高自己的专注度,期间尽量减少接触网络。同时,建议花一些时间独处,远离网络和人群,让自己能理清思绪并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可在现实中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适时从网络世界中转移目光,必要时可“断网”一段时间。另外,保持身心健康也是抵御“信息污染”的良药,应定期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学会控制压力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