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美国护理专家曝丑闻:养老院人手不足时,用精神药物“化学约束”

受访专家: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一科主任 张守字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健

老年人群普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阿尔茨海默病等。但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人手不足的护养院,照护者更有可能促使老年人过量使用这类药物。由于这类药物普遍有镇静作用,所以这一现象被称为“化学约束”。

在美国,护养院(Nursing Homes)是一种提供长期护理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住在护养院里的大多是老年人。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官网显示,2020年美国共有15300家护养院,床位约160万张,在院人数约130万人。

为了更好地了解护养院人员配备、社区因素和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之间的联系,美国纽约大学罗里·迈耶斯护理学院助理教授贾斯敏·特拉弗斯博士与其同事,对2019年以来美国10966家护养院的公开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住在贫困社区护养院的老人更有可能过度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人手不足的护养院。严重贫困社区护养院(19.2%)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量,高于贫困程度较低的社区(17.1%)。该研究于4月24日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上发表。

按照美国护理标准,护养院为每位居民进行直接护理的时间不低于3小时/天,达到4.1小时/天才能避免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数据分析发现,相比贫困程度较低的社区,位于严重贫困社区的直接护理时间低于3小时的护养院,老人更有可能接受不必要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解决人员短缺问题,特别是贫困社区护养院人员短缺问题,对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过度使用至关重要。”特拉弗斯博士说。

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一科主任张守字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上述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缺乏。实际上,美国护养院给老人不当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政府对养老机构临床用药管理方面,有一些模糊地带。美国约70%的护养院是盈利性质的,特别是贫困社区的低收入养老机构常人手不足,再加上周边犯罪率高、环境差,一些护养院会倾向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镇静作用,对有痴呆症、情绪激动、精神行为问题的老人进行“化学约束”,以减轻护理负担。“这是一种不道德、不人性的行为。”张守字说。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老年人也存在过度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倾向。”张守字表示,与美国情况不同,我国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其用药多由家属到医院开具后,交给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不太可能出现机构对老人进行“化学约束”的情形。老年人常常多病共存,再加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较常见,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在内的多重用药情况很普遍。临床也发现,老年人在助眠等精神药物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随意用药、随意加减用量等问题。“有的老人今天觉得这个药助眠效果不好,就自己加1~2片。”张守字提醒,老年人不当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增加多重风险,包括加重认知障碍、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诱发跌倒等。

张守字表示,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要遵循“非必要不使用”原则。老年人出现失眠、抑郁、精神行为异常等问题,首选非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改善居住环境、逛公园等转移注意力,或通过打麻将等娱乐活动改善情绪,还可以针对诱因进行认知训练或音乐治疗等艺术疗法。当老年人出现攻击性行为、有自伤风险、幻觉症状严重、严重失眠等特殊情况,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使用助眠药等抗精神病药物的老年人要注意:不要随意加量减量;2~3月要找专业医生评估是否调整用药。生活中,家人和养老机构照护人员要多关爱老年人,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责编:徐梦莲

主编: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