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环境变化助长瘟疫

受访专家:河南省中医院副院长、武汉江夏方舱

医院副院长 郑福增

本报记者 张 健

《黄帝内经》引《上经·尚时》曰:“瘟之至也,非江海鳞甲之类而不生。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意思是说,古人将瘟疫分为瘟和疫,由海鲜、水产导致的传染病为瘟,由陆生动物引发的称疫。近日,北京新发地聚集性新冠疫情引发广泛关注,由于在三文鱼案板上检出阳性标本,不少人疑虑,海鲜水产是不是此次新冠病毒的传染源头,还能不能吃?为此,《生命时报》采访了河南省中医院副院长、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郑福增。

郑福增表示,人类常见传染病主要分两类:一是呼吸道传染病,多数由野生动物传播,例如新冠病毒,虽然最初源头还未确定,但现有的多数研究都指向了野生动物是疫情传播的中间宿主;二是消化道传染病,所谓“病从口入”,大多数与“吃”相关,最常见的是灾害、战争过后,腐烂的动物尸体、污水垃圾遍地,很容易引发霍乱、伤寒等消化道传染病流行。虽然海鲜、水产等水中生物尸体腐烂导致消化道传染病的情况比较常见,但不能认定瘟病就是水中动物导致。将水中动物导致的传染病称为“瘟”,陆生动物导致的传染病为“疫”,是不符合现代科学的。

“瘟和疫在古籍中虽有区别,但到了近代,瘟疫指的就是流行性传染病。”郑福增说,先秦时通常把瘟疫称作“疫”或“疠”,指的是毒性比较强的传染病。而“瘟”字的出现要晚得多,文献中最早只能追溯到东汉时期,“瘟病”又称“温病”,源自古代医学家对以发热为主的温热病(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诊断。因“瘟”和“疫”都有流行性的特点,所以到了明清时期,古人将流行性传染病统称为瘟疫。

中医认为,瘟疫是外感病,它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季节交替等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传统医学遵循“天人相应”理念,认为自然界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与人类能够和谐相处,当发生自然灾害、战争、人口大量流动及气候异常波动时,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会导致一些病毒、细菌变异和大量繁殖,可能导致瘟疫暴发。

“古代中医对环境可能引发瘟疫的认识,对于今天我们来防控新发传染病来说,仍有借鉴意义。”郑福增说,新冠疫情在武汉暴发时正值冬季,气候阴冷潮湿,结合患者舌象、脉象、症状,病因以“寒”“湿”为主,属于寒湿疫,也就是说,寒冷时新冠病毒更容易生存和传播。此次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虽发生在夏季,但新发地市场内潮湿,且一些地方温度较低,比较适宜病毒生存和传播。从这一点来说,三文鱼等海鲜水产和肉类检测出阳性标本,可能是新冠病毒附着在这些产品上,又因环境适宜,存活了较长时间。这提醒我们,海鲜市场内、冷链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好环境卫生工作,良好的卫生环境有利于预防传染病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