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青岛启动“手握明天”公益项目

4月,由青岛市社保协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联合主办 “风湿免疫疾病药物多方共付机制”座谈会在青岛举行,由中国初保基金会设立、艾伯维中国支持、惠及广大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青岛“手握明天”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初保基金会副秘书长胡宁宁女士表示,“手握明天”项目于2011年启动,旨在为中国风湿免疫患者提供公益捐助、患者教育活动以及大众疾病知识推广等全方位服务。手握明天公益项目目前覆盖全国50余个城市、170多家医院以及650名医生,已有超过4000位患者从中受益。我们希望在青岛大病救助政策的指引下,通过疾病特效药物费用的共付机制的建立,帮助中国风湿性疾病患者接受更加规范和及时的救治,良好地控制病情的进展,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重新回归社会。

青岛市社会保险事业局负责人表示,我们想通过这种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捐助、公益机构慈善救助和患者自付相结合即“四方共担”的机制,让每一个青岛参保患者都能用得起药、看得起病。希望通过该项目的运行,全面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参保患者的经济负担,全面促进相关的健康服务管理。

盲点:风湿免疫类疾病重在疾病管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风湿科主任刘花香教授介绍说,风湿免疫疾病是我国也是山东省高发病之一,全国有近1,000万的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群体。可以说,类风关和强直已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第二大病因,属另外一层意义上的“大病”。但它的防治未受政府和社会足够重视,这也导致了防治知识宣传的不足,公众和患者从预防、诊断、治疗、管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区。调查显示,在中国有22%的风湿免疫患者没有疾病管理方案,许多患者认为他们的疾病并没有得到良好管理。

患了类风湿关节炎,最重要的治疗目标是临床缓解、阻止疾病发展,进而避免畸形和致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孙明姝强调,从目前门诊情况来看,青岛患者总要求多开药,这是不正确的。类风关和强直是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长期管理,患者需要做好与疾病“共存”的心理准备。

对于一些常规治疗仍无法改善病情的患者,刘花香主任强调,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加强疗效以达标。他说:“建立长期的、规范化的目标治疗观念对患者至关重要,但这需要社会各界、多方机构的共同努力。比如,此次纳入大病医疗保障的治疗类风湿的生物制剂如修美乐,享受共担救助期达到10个月的疗程,这将帮助患者贯彻科学的治疗理念,为实现患者的长期自我管理创造条件。”

听了专家讲解,现场多位患者表示,以前以为不疼痛就好了就停药了,原来需要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现在又有了大病救助,轻松享受十个月的救助疗程,对治疗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