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质量改善,缩短从循证到临床实践的差距

副题:“从循证到临床”:让糖尿病日常治疗获得临床研究的益处

日前,第一届中国糖尿病菲越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探讨了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如何实现循证证据到临床实践的转化。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长玉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主任医师陈名道教授共同指出:“当前我国糖尿病临床治疗与临床循证发现仍有一定差距;一方面,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大幅增加、血糖达标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另一方面,多数参加大型临床研究的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和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因此,如何将循证医学成果应用到糖尿病日常管理是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关键。”

循证之路,为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明方向

随着越来越多的循证研究结果的发布,人们对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的认知正在发生转变,陈名道教授介绍:“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胰岛素治疗目标的转变,从最基本的延长生命提高到强化降糖、减少并发症,再到改善生活质量;第二,胰岛素治疗时机从2型糖尿病的最后阶段提前到诊断早期,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在血糖水平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高血糖所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和 β细胞功能下降。最后,在胰岛素治疗策略方面,目前已经探索出了基础胰岛素阶梯治疗路径,该路径以基础胰岛素为核心,控糖效果与完全强化方案相当,并能显著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节省餐时胰岛素剂量。”

基础胰岛素是指南推荐的在口服药物疗效不佳的情况下起始使用的胰岛素。基础胰岛素因注射和调整剂量方便、对血糖监测的要求相对简单而在全球得到广泛的使用。2014年8月,赛诺菲公司在中国启动基础胰岛素领域最大的BEYOND系列研究,涵盖基础胰岛素使用患者最佳空腹血糖目标设定以及起始剂量和方案选择、中国糖尿病患者特点及基础胰岛素使用剂量到出院后管理,以及通过对医生和病人的支持和教育改善糖尿病综合管理等方面,这些体现中国患者特点的循证研究结果将为我国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宝贵的依据和借鉴。

潘长玉教授强调:“虽然大量循证医学证明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早期和正确使用的重要性,但当前临床工作中却面临大量医生和患者对胰岛素治疗持保守态度,胰岛素治疗时机开始晚、用量大等挑战,循证医学的成果在临床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应用。”

质量改善,缩短从循证到临床实践的差距

如何将循证医学的成果应用到糖尿病日常管理是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医院层面开展质量改善项目是缩短从循证到临床实践的差距行之有效的方案之一。面对国内糖尿病治疗现状,质量改善项目能够将各方面资源整合,各种新型管理模式的出现也提高了糖尿病管理的效率。

潘长玉教授介绍:“质量改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加强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教育,使他们能依据最新的研究结果为患者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二,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和管理知识的教育,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坚持血糖监测和随访;三,完善患者数据管理,长期监控治疗效果,并制定财政激励机制及相关法规政策。为践行质量改善项目,糖尿病标准化诊疗示范中心项目在全国67医院开展,项目通过比照医师实践与诊疗指南之间的差距,来加强基层医生的糖尿病诊治能力,并提高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检测率、达标率和并发症筛查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风险。”

会上专家强调,在糖尿病管理的过程中患者的参与至关重要,光是了解我该做什么还不够,有些患者由于工作需要以及生活习惯等要求,并不能做到配合治疗的所有要求。这时,患者要及时与医生沟通我能做到哪些,使医生根据患者特点、具体情况,制定、调整治疗方案,最终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