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各尽其责,守护患者安全“药”道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公众健康需求持续提升,患者安全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点议题,并已纳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各国政府及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范畴。

今年3月底,在德国波恩举行的第二届全球患者安全部长级峰会,再次强调了患者安全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也在今年提出了全球患者安全方面的最新愿景,即在未来5年内,将药物治疗相关的严重且可避免的伤害降低50%。

围绕治疗过程,在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相关各方都应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即药物警戒。作为全球领先的医药企业,拜耳始终将患者安全视为公司的首要关切,并积极携手包括政府、行业组织、医疗专业人士及患者在内的各相关方,共同为提升患者安全而做出切实承诺与努力。今年,拜耳已在德国、巴西等国家开展了患者安全日主题活动。作为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拜耳患者安全日活动于6月13日在北京举行。活动邀请各领域专家代表,针对这一主题分享见解,提出建议。

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刘东红:可能大家也都感觉到,我国对药品的监管越来越严。近期,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出台了一个文件,就是对药品医疗机械全生命周期的监管。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关注上市前的安全风险,目前是对全生命周期,就是指上市以后我们也要更多地关注相关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患者,都会面临用药安全的问题。任何药物都可能出现安全风险,我们怎样通过这些事件,及时发现并进行预防,或者应该如何更合理地去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这是我们未来应该更多去做的。

医生:加强与患者沟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科专业主任医师李坚:药物安全涉及处方、保管、配送,以及医生和患者的合理用药等方面,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大家都应当重视这件事。

很多药品都可以在药店里买到,但大家对用法并不十分清楚。特别是进口药品,说明书上写的内容特别多,老百姓不太理解。其实说明书写得越详细,说明针对药品做了相关的研究,可以提示这些风险。我们应当告诉大家,说明书上写的内容越多,你应该心里越踏实,并在用药过程中有所警觉,能及时了解一些用药后的临床症状,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找医生看病,以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对医生而言,如果发现患者有比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要立即停用药,并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处置。同时,还要做好追踪,例如我们会告诉病人,一个星期以后你还需要过来;有一些病人比较严重,需要住院;还有一些回家治疗,我会告诉他几天后回来,这就是常规。

企业:把患者安全作为首要工作

拜耳处方药及健康保健品事业部药物警戒及危机管理高级副总裁Michael Levy博士:拜耳公司把患者安全作为一项首要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举办“患者安全日”活动。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在做这方面工作,希望能更好地监测药物安全,把我们药物安全特性的相关信息与监管机构、医疗机构以及医生进行沟通,并通过适合的方式传递给患者。

拜耳集团全球首席医学官Michael Devoy博士:总体上讲,患者的参与仅局限在服用药物之后提供反馈,还有他自己本身的用药体验,通常反馈的内容是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当然有时也会有正面的反馈。我们会持续不断地监测药物的安全性问题,然后给出一些更新,对它的风险、安全性和获益特征进行提示,这是以前的情况。

但过去几年当中,拜耳做出了更多努力,让患者参与到药物的研发过程当中。我们的临床研发部门,当他们在开发新药的时候,就已经设立了患者顾问委员会,让我们从药物的开发过程中,就开始来了解患者的需求,这样我们能开发出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的药物。

对于医学事务与药物警戒部门,我们已经与患者倡导团体,或者是代表患者发声的人群,进行互动。越早跟患者沟通,我们就可以越早获得更多信息。如果我们能够在药物开发的初期获得这些信息,我们就能够调整药物研发的方向,或者说更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

我们也在投入大量的资源、金钱和人力来做患者安全教育。我们中国有上百位员工,全球有超过一千位的员工做这方面的工作。但以往做的宣传资料内容偏多,相对复杂,患者未必能仔细阅读,我们现在做的努力是怎样更好地与患者沟通我们的药物信息。在欧洲一些国家,我们开发了一些扫描码,扫描后就可以获得PDF格式文件,或者是一个音频文件,使患者更方便理解我们想要传递的内容。在药物的生命周期的更早阶段,我们过去主要是关注医护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反馈,但是现在我们确实是让更多的患者参与到其中。

拜耳处方药事业部中国医学部副总裁郎志慧博士:对于不同的患者,我们需要告知其可能获益,但也可能承担什么样的风险,让患者做个性化的决策。拜耳也在做出努力,更好地为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