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肺癌患者越来越多了,权威专家给出5个健康忠告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约有429.2万癌症新发病例,其中肺癌占17.1%,死亡率达21.1%。肺癌已成为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肿瘤。有数据显示,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每年增长26.9%,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患者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我感觉肺癌患者越来越多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李峻岭教授近十年来主要诊治肺癌,在他接诊的肺癌患者中,大约一半在50岁左右,其中甚至有不到20岁的年轻人。同时,一些肺癌的潜在高危人群却忽视了预防和早期筛查,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李峻岭教授对此提出了5点建议,希望更多肺癌能被预防和及早有效治疗。

别因熬夜疲劳“累”出肺癌。“我觉得肺癌的高发,除了抽烟和环境的因素,可能跟过度疲劳和透支体力有关。”李峻岭教授发现,患肺癌的年轻人大多有几个共同特点:经常熬夜、睡眠少、工作压力大。长期过劳且不注意休息,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低下,这时很容易受到疾病打击,罹患包括肺癌在内的恶性肿瘤。

“我会问患者‘你是怎么发现问题来看病的’,有的人回答体检,有的是发现症状了。再问其生活方式,我发现几乎少有例外,多是高强度的工作者。”李峻岭教授对那些三四十岁甚至更年轻,就患上肺癌的人感到十分惋惜。

高危人群注意筛查。定期筛查是防治肺癌的重要环节。重度抽烟(一般来说,吸烟量越大、吸入肺部越深,患肺癌的危险性越大。吸烟20年以上的,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只要满足一条,就属于易患肺癌的高风险人群)、生活在肺癌高发地(如北京)、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做一个低剂量的CT扫描。如果检查后发现肺里有小结节,医生会建议定期复查。低剂量的CT相当于正常CT剂量的1/5到1/10,和我们在自然界所接触的射线的强度相似,安全度较高。

不是所有肺癌都要做手术。李峻岭教授表示,目前肺癌的第一治愈手段还是手术,其次是放射治疗。患者是否适合手术、生存率能否大幅提高,关键在能不能早期发现。如果患者做了增强的核磁,发现有颅内转移,就不适合做手术治疗。一些老年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虽然病期较早,也不适合做手术。这些患者可通过放射治疗获得与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对于局部晚期肺癌,放疗配合药物治疗可以使得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绝大多数的转移性肺癌需要全身治疗。

根据病情选对药。在中国,肺腺癌有50%以上存在EGFR敏感突变,有这个敏感突变预示着使用针对EGFR受体的靶向药TKI(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临床上已经有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TKI。其中,第一代、第二代TKI都推荐用于一线治疗。靶向药的作用是抑制肿瘤信号传导,使它的成长不再进行,让肿瘤在一段时间内缩小或稳定。这类药多是口服药,使用方便。患者在家吃,定期复查即可。不过,靶向药也面临一个问题:用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耐药。第一代TKI与EGFR受体的结合是竞争性的,而第二代TKI(例如阿法替尼)会不可逆地与EGFR受体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信号通路、阻止肿瘤生长的目的,其耐药的发生通常会晚于第一代药物。

在已经完成的两项大样本的随机临床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当患者肿瘤中存在EGFR19外显子突变时,如果首先选择阿法替尼,患者的生存会有比较显著的改善。目前在临床上,使用阿法替尼的患者越来越多,不良反应的管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这类药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做好毒性管理,让患者耐受药物治疗,更好地从治疗中获益。在临床实践中,李峻岭主张医患决策共享,就是给患者提供一些治疗方案,讲解各方案的优缺点,使患者能充分理解并做出治疗的选择。

做好健康教育和预防。李峻岭教授认为,给患者、家属甚至医生做好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有几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患者,经他治疗后效果很好,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就是每三周或一个月用一次药,让肿瘤保持一个不再生长的状态。但患者内心不是很满足,或者听了别人的劝说,去尝试一些非常激进的治疗,最后得不偿失,反而加快了病情进展。这就需要让更多人了解防治癌症的科学知识,让每个患者接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

李峻岭教授还建议有关各方将经费更多地投入在肿瘤筛查、预防阶段。让更少的人罹患癌症,患癌的人及早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