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2018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前列腺癌疾病知识媒体沟通会在京举办

2018年4月15日,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前列腺癌疾病知识媒体沟通会,致力于提高公众对前列腺癌的认知,呼吁大众增加对日益攀升的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关注。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张宁教授详细介绍了当前我国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情况。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形势严峻

前列腺癌是全球范围内男性第二位最常见的肿瘤,在欧美国家常年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在中国,前列腺癌自2008年其成为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排第6位。随着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快速上升,年均增长率已达到12.07%,我国大城市更是前列腺癌发病的重灾区。根据2015年北京地区调查发现,北京居民前列腺癌发病率由2006年的11.10/10万上升至2015年的20.24/10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顺位更是由2006年的第八位升至2015年的第五位。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城市居民对于前列腺癌的认知水平仍然较低,能正确认识到前列腺癌高危因素、自查症状、早期筛查和治疗方案的公众均不及三成。北京居民对前列腺癌的总体认知情况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只有18%的公众了解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方法。

PSA早期筛查很关键

目前,直肠指检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是公认的早期筛查疑似前列腺癌的最佳方法。PSA水平越高,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越大。对高危人群进行PSA早期筛查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及早发现,而且有利于减少前列腺癌死亡率以及提高生存期的生活质量。张教授强调,“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应接受例行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检查。”

由于前列腺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仅1/3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属于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初诊时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数据表明,至少有65%~75%的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肢体活动障碍、脊髓压迫和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甚至是下肢瘫痪。同时,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还会出现情绪低落消沉、失眠、抑郁、全身乏力等症状。

雄激素生物合成酶抑制剂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目前,雄激素剥夺治疗是国际公认的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即通过抑制体内雄激素的分泌达到控制肿瘤发展的作用。然而,经过中位时间为18-24个月的内分泌治疗,几乎所有患者都会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甚至转移至前列腺以外的其它器官成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国际研究显示,雄激素水平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存期可进一步延长。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指出,新型雄激素生物合成酶抑制剂为雄激素剥夺治疗失败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同时,提前在激素依赖期使用新型雄激素生物合成酶抑制剂,患者获益会更好。

另外手术也是前列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患者往往对手术有抵触情绪。以前做前列腺癌手术是属于比较大的手术,但现在都是做微创手术,出血不到10毫升,患者术后两三天就可以出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越来越小。

在用药方面国家给患者带来“福利”。2017年7月,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雄激素生物合成酶抑制剂被纳入国家医保报销支付范围,大幅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