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葛均波:加强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 注重防治并重与科学管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新的治疗药物和创新解决方案的应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取得了划时代的成绩,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推动着我国心血管事业快速发展。近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著名心脏内科专家葛均波院士做客新华网“聚焦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系列访谈,畅谈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领域防治发展情况。

葛均波梳理了心血管领域发展历程,他表示:“40年来,中国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这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学术组织的积极推进、医疗机构的不懈努力以及医药企业的研发创新。新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任务——如何降低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完善心血管患者的全程管理、提升心血管病救治率成为当前我国心血管病诊治的主旋律。”

创新药物助力提升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水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葛均波介绍,近年来,冠心病患者人数不断攀升,其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这些危险因素作用于血管会造成血管狭窄,如果狭窄位置在脑血管可能发生卒中,狭窄位置在心血管则容易发生心肌梗死,狭窄位置在外周血管可能造成截肢、间歇性跛行等。

据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重要临床类型,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ACS的治疗方式与医学水平的提升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不断涌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水平越来越高,患者发病率越来越低,预后也越来越好。”葛均波指出,目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通常应用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拮抗剂两种药物,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优势在于可以较迅速地降低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支架血栓等情况的发生,更优化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选择可以达到更强抑制血小板的目的。

建设胸痛中心 使心梗急救的门球时间大大缩短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早一秒开通血管,就多一份生的希望。”葛均波表示,随着胸痛中心在全国各地推广,心梗急救的门球时间大大缩短,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葛均波解释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到转运到医院、进入手术室的过程中,往往会耽误大量时间。为了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医学界普遍倡导将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进行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也称“门球时间”)尽可能缩短到90分钟之内。而2017年版《急性心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管理指南》则更进一步提出了“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简称FMC)时间,即心梗患者发病后自行抵达医院就医或者急救人员到达发病现场的时间点。

近年来,为了实现急性心梗患者快速、规范救治,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生命,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积极推进胸痛中心建设。葛均波表示,“胸痛中心建设的目标是建立完整的心血管病急救诊疗体系,逐步提升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的各个流程,包括120急救、院内绿色通道、以及促进医院和基层医院间患者转诊等的区域救治发展等。在此过程中,国家政策支持、行业自主管理、医疗机构自我完善、医药企业推动乃至公众教育等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在此,作为一家跨国医药企业,阿斯利康公司在胸痛中心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心拯救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一包药公益捐赠项目,使急性心肌梗死由‘患者等药’变成‘药等患者’,患者在急性心梗发作时能够得到及时、免费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从而在更短时间内得到抢救,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率。”目前我国已有500多家胸痛中心,3年建立1000家胸痛中心的梦想正逐渐变为现实。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做好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并不是终点,科学、规范的院后管理同样重要。葛均波表示,选择并坚持合适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二级预防尤为重要。“在急性心梗患者出院后,为了避免新的血栓形成,最重要的手段是进行抗栓治疗,尤其是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心梗后的高危人群,最好按照指南和医生推荐,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梗再发作。”

从预防到随访,全病程管理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葛均波表示,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改善的。研究显示,将胆固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他汀类药物是控制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治疗手段,在冠状动脉综合征中,他汀药物可以改善心肌坏死的情况。近年来,随着他汀类药物的不断更新,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将胆固醇降到理想的水平。

葛均波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医学诊疗领域的应用,为随访患者数据及分析提供了更有利的手段。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可以为患者提供精准和个性化的诊疗。同时,人工智能可以为患者建立模型,分析出如何让患者获益最大,包括用药选择、剂量调控、疗程管理等。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对于如何完善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工作,葛均波指出,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化工程,由于各地的医疗水平发展不一,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案。总体而言,政府投入、行业有创新管理模式、医疗工作和资源下沉是不可或缺的。而提及胸痛中心的未来建设时,葛均波表示,“未来胸痛中心,需要用数据来不断完善胸痛中心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加强院内诊疗的同时,提升院前预防和院后康复管理能力。希望胸痛中心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体系建设能够为我国心血管行业乃至整个医疗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