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赵超:产学研一体化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搭建国家级平台 培养创新型人才 开发大数据云库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时,对中医药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强调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为更好地发展中医药事业,实现国际化、现代化,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在今年两会上积极建言,提交了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提案。他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是创新中医药科技,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组建国家级平台、基层团队,强化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中医药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和显示度。

“脑心同治”理论助力中医药创新

中医药发展一直备受国家关注。早在1958年10月,毛泽东曾对中医药作出重要指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挖掘中医药的精华,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应勇担重任。上世纪60年代,全国各省都办起了“西学中班”,一大批西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级人才转而迈入“中医学”,中西医汇通,提出了很多创造性理论,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等。

其中,在“异病同治”理论的指导下,“脑心同治”理论应运而生,创新了中医整体观思维,拓展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2011年9月18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成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开启了全新篇章。

秉承着“团结广大中西医药、民族医药同道,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通过中西医结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宗旨和“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实际行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的目标,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研究及分级诊疗工作:

推动各省市、地级市脑心同治分会建立,组建防治各类慢性病专家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继续教育培训班,指导临床应用,促进理论成果转化,服务社会;联合高等院校组建了浙江中医药大学脑心同治研究院、脑心同治研究中心、脑心同治研究院山西省汾阳医院分院等。

同时,为了响应《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委员会走进养老院、干休所、社区中心,提高群众慢性病自我防治意识;践行“一带一路”脑心同治走向国际;在“智慧银川”城市背景下,建立了银川脑心同治互联网医院,搭建“涛大夫”健康咨询平台,以慢性病防治为主,促进分级诊疗,落实家庭医生。

为了提高基层群众健康水平,携手公益组织联合发起“脑心同治走基层”系列公益活动,培训基层医师全科知识,同时为基层群众组织义诊,提高他们的防治慢病意识,推动“治未病”传播。

赵超表示,为促进中医药发展的产业化、现代化,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建设国家级脑心同治大平台

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引入中医药专科专病治疗特色的人才,探索传统中医药技术和现代科学诊疗技术结合之路,“脑心同治”人才培养、教学、传承、创新、推广一体化发展的架构之路。

传承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平台。建设优势资源配置、优化技术、配套完整、功能完备、技术先进、集成创新、衔接紧密的“国家级脑心同治研究院大平台”迫在眉睫。

目前,浙江中医药大学脑心同治研究院、脑心同治研究中心可作为平台基础,进而在“脑心同治”理论指导下,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等慢性病创新和产业化为导向,制定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标准,搭建中医药学科创新、基础、临床、产业化研究集成的综合性实验室。

培养防治慢性病基层医护人才

我国基层中医药人才面临断层现象。也因此,一些假中医钻了空子,打着“神医”的幌子欺骗群众,延误了患者的治疗,败坏了中医的名声。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是老百姓强烈呼吁,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团队医疗”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主要特征。在建成“国家级脑心同治研究院大平台”的基础上,借助脑心同治高级人才、研究成果、实践能力优势,结合各地常见的慢性病疾病种类,构建以病患为中心、“脑心同治防治慢性病”医护人员大团队培训体系。

现场会议、实践培训班、互联网+视频实时直播……自上而下传、帮、带,是实现当地防治慢性病基层医护人员培养的灵活手段;组织“脑心同治走基层”系列线下公益活动,搭建国家级脑心同治研究院大数据云库,收集中医药脑心同治高级人才群、基层医护人才群、慢性病群众、慢性病疾病谱群、典型病例群、联合用药群等大数据,为慢性病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互联网+脑心同治走基层”,打通“最后一公里”

为认真贯彻国家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部署,把握《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规划(2019年-2022年)》机遇,依靠国家级脑心同治研究院大数据云库,依托银川脑心同治互联网医院,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医疗服务,将大数据互联互通,落实“互联网+脑心同治走基层”,打通基层群众慢性病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

“线上”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词。依托脑心同治互联网医院平台,基层医护人员“线上”跟踪慢性病患者病情,开展慢性病随访,预测慢性病突变;组织“跑起来-医疗健康数据走基层”公益活动,“线上”收集病情,线下集中诊疗,并建立后期跟踪监测体系;利用脑心同治互联网医院平台,做到医护人员与基层群众紧密联系,互教互动,普及慢性病防治意识。

平台、人才、大数据,三者缺一不可。“线上-线下”的医疗服务结合,才能真正研究好、推广好、使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出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医药优势,助力健康中国。

中医药发展亟待解决四大问题

目前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中,仍面临四大问题。第一,“傲慢与偏见”。我国还未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的现代中医药管理与发展体系,社会上还存在对中医药的歧视和偏见。

第二,“以西评中”。中医药结合是一大发展趋势,但用西药的方式评价中医药也亟待有国家标准规范。

第三,“过度放大”。前段时间,有一则流传较广的文章称,不要使用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中成药,这就是中成药不良反应被过度放大的表现,但不良反应并不只是发生在中成药。对于在规定期限内未开展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或经再评价发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能控制风险或处方不合理、无临床诊疗价值的中药品种,应坚决予以淘汰。

第四,医疗合理用药与医保付费管理的矛头已重点指向中药。当前,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医疗体制和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健全。但现在并未改善不合理体制、严格监管不规范用药行为,反而采用目录管理,给中药品种打上了没有法定规定的辅助用药等标签,加以限制使用,显然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对中医药的错误认知,坚决纠正违反和不符合中医药法的行为。尽快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机制,强化完善中医药全生产链的管理发展机制;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满足医疗保健需求的管理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中医药价格管理体系。▲(徐梦莲 白晓君 余 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