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不安分的“内膜宝宝”

我是谁?

我的全名叫“子宫内膜”,我喜欢你们叫我“内膜宝宝”,我和兄弟姐妹们住在子宫腔内,我们平常都会乖乖地待在家里,但其实每个人都很向往外面的世界,期待每月的那次“大冒险”。

每个月到了卵子小公主相亲的日子,如果没有等到她的白马王子,我们就有机会和她一起出门喽!这就是通常说的“月经”,之所以称之为“大冒险”,是因为我们一起出门的兄弟姐妹大部分会离开主人,而像我这种淘气爱捣蛋的“宝宝”总是有办法到处溜达一番的。

医生们说我这种行为叫做“子宫内膜异位症”

扎根在卵巢,排卵受影响

其实我最好奇的地方是卵巢,离得那么近 却从没去过。

虽然身居卵巢每个月“大姨妈”拜访的日子,我们还是要跟着脱落、出血。但是卵巢似乎不会处理这种状况,月复一月,血液淤积,就长出了一个囊肿,不断变大。

某一天囊肿就“自爆”了,里面的液体流到盆腔猛烈刺激腹膜

主人就会感到急性剧烈腹痛。

随着时间的积累,定居在卵巢的小伙伴们越来越多,我们的空间就不够用了,所以大家一起“开疆破土”往更深层、更广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搞乱了雌孕激素的分泌、抢占了卵子的小区——卵巢皮质,这就导致了卵子生长空间有限而发育不良,影响了卵子的质量,甚至无法排卵,让主人无法受孕。

盆腔到处逛,精卵难存活

盆腔的风景和卵巢完全不同,我和小伙伴们喜欢到处转转,宫骶韧带、直肠子宫凹陷和宫后壁下段等都是我们的活动范围。

人好像也不喜欢我在盆腔里呆着,医生告诉她因为每次“大姨妈”来的时候,我的脱落出血会搞出炎症,月复一月,就破坏了盆腔环境,精卵很难在这样的环境里存活。

为了对抗我的破坏,主人派出了护卫队—巨噬细胞。

但是在我们的对抗过程中,会截获更多精子,增加了对精子的杀伤力,更加影响主人当妈妈了。

主人不喜欢我的另一个原因是我搞出来的这些出血、炎症还会发生粘连,让子宫和直肠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只要子宫一有动静,主人就会被扯得腹痛难忍。

作为好奇宝宝的我,怎么可能只满足于卵巢和盆腔两处呢?“懒癌”发作时我就在自家小院开挖,进子宫肌层看看;精力充沛时,我还会跑到直肠、膀胱、阴道等各处都参观溜达一番。

反正不管我去哪,主人都不开心,因为除了会影响主人当妈妈以外,还会给她造成各种剧烈疼痛,如排便痛、性交痛等。

三招揪住“捣蛋内膜”踪迹

检查篇

医生用手指探查和腹部按压的方式进行妇科检查,根据患者反映判断是否有内异症引起的病变。

B超能准确定位内异症的病灶部位,例如可以确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形状和囊内容物。

腹腔镜是诊断内异症的最佳方式,通过腹腔镜发现病灶,并经活检确认存在子宫内膜组织。

整治“内膜小坏蛋”,主要就靠两板斧

手术治疗篇

对于合并不孕或附件包块直径≥4厘米者,只要满足手术指征可以首选腹腔镜手术治疗。但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不明或病因难以去除,保守性手术后容易复发(年复发率10%左右),具有易侵袭的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常常累及肠管、泌尿系统等重要器官,手术难以彻底。而反复手术会进一步降低卵巢储备功能,甚至导致卵巢功能衰竭,因而对复发者最好进行试管婴儿,年轻的、且病情轻的患者建议在手术后尽快准备怀孕。年龄大于35岁的女性,或是病情重的患者,建议直接咨询生殖医生,根据男方精液情况和女方输卵管情况,决定采取哪种助孕技术提高妊娠率。

药物治疗篇

由于育龄女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易感人群,所以雌激素及其受体在病情进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而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被称为“激素依赖性疾病”。

想让内膜宝宝不脱落,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抑制雌激素,内膜宝宝没有机会长大,自然也就不用考虑脱落问题。这种方法的主要用药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雄激素衍生物。

注意:这类药物一般使用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如果雌激素水平长期过低,身体就直接进入更年期,可能出现潮热、失眠、降低骨密度等症状。

另一种方法是让孕激素一直处于高位,可抑制垂体性腺激素释放并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使内膜萎缩。这种方法主要是口服避孕药和地诺孕素等 [1]。这类药物对改善疼痛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症状有较好的效果[2],可长期服用,不用担心上述不良症状。但需要连续服用才能达到效果,可不能吃吃停停的。

参考文献:

[1]李雪梅,何春妮。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现状及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41(3):263-266.

[2] Strowizki T, Faustmann T, Gerlinger C, et al. Dienogest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associated pelvic: a 12-week,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J]. Eur J Obstet Gynecol Rrprod Biol, 2010,151(2):19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