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防治帕金森,“慢”不得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加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随着国家和居民对健康水平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三高”等常见慢病的防治和管理日趋规范。与此同时,有中老年人健康“第三杀手”之称的一种慢病——帕金森病,却由于知识普及不足,就诊率和确诊率偏低。

数据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达250万,预计每年将新增病例10万人。其中,近15%的患者患病2年以上才就诊,很多患者没有及时就医,错失了早期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重阳将至,让我们一同关注这种不可忽视的“慢”病。

最爱偷袭父母辈的“慢”病

“帕金森病虽然尚无法完全治愈,但如果早期发现、系统治疗,可控制病情并延缓进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及运动障碍专业组的毛薇主任介绍,帕金森病患者大多年龄在60~65岁以上,与老化、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65岁左右年龄段发病率是1.7%,但到80岁就提高到4倍。

帕金森是一种“慢”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慢”字上:

一是帕金森典型症状为动作缓慢。大家最熟知的帕金森症状是震颤,也就是“抖”。其实,并非所有的“抖”都是帕金森。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有帕金森,主要看三个症状:动作慢、发僵(肌张力增高或僵直)、震颤(抖)。帕金森诊断,通常是“动作慢”,再加上发僵和震颤中的一到两种。

因为帕金森的震颤是静止性的,不做动作或有充分的肢体有支撑时才抖,但患者一动作“抖”就没了,所以患者吃饭、干活通常不受影响。

二是帕金森患者主动到专科就诊的行为“慢”。帕金森病起病较为隐匿,如果没有明显症状,患者通常不会主动就诊。毛薇主任曾接诊过三个月前开始“抖”,发现后及时就诊的患者,也遇到过发病5年,才第一次找到专科医生诊治的病人。由于大众对帕金森的了解不够,专科医生不足,该病在基层可能被误诊为脑血管病、颈椎病等。

三是帕金森为一种逐渐影响全身的慢性病。帕金森病逐步发展,会影响走路、夜间翻身、站立,容易发生跌倒,对生活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及早进行规范治疗十分重要。

规范治疗,让帕金森的进展“慢”一些

毛薇主任介绍,帕金森病目前的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手术和康复。

大多数早期患者,遵医嘱规范用药,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药物治疗需要个体化、足量和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医生在首诊时需要详细介绍这个疾病,告知患者药物的具体服用方法和服用时间、剂量,发现哪些情况时应及时就诊调药等。对于药物副作用,不要过于恐慌,要交给专业医生权衡利弊,不要擅自减量或停药,以免症状加重。

当帕金森病发展到一定程度,药物不能满足治疗需求时,需要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是从始至终的,毛薇主任认为,一旦诊断为帕金森病,就要开始加强锻炼。可以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自己以往喜爱的运动。当因为各种原因运动受限时,可练习太极拳、八段锦。当患者病程较长,出现了明确的问题,如吞咽功能障碍时,应咨询专业的帕金森康复医生。这种训练应在刚开始发生问题时,及早进行康复治疗,减缓病情的进展。

专病专治“慢”不得

帕金森病一经确诊需要接受长期治疗,规范诊疗对于改善症状和维持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相当重要。毛薇主任建议,患者到所在城市已开设的帕金森专病门诊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长期规范的管理,提供专业化指导,从而控制并改善症状。

目前,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在全国范围内已设立近500家,覆盖150个城市和县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现已开设帕金森病专病门诊。

为了让患者更便捷地到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就医,国内首个“中国帕金森病门诊地图”已正式发布,在移动端系统地提供全国近500家帕金森病专病门诊信息,并具备定位、导航、一键呼叫门诊等功能。关注帕金森患者关爱网站“帕友网”微信公众号(pajo2014),在微信公众号主页面左下角点击进入“中国帕金森病门诊地图”;或扫描以下小程序码,即可开启中国帕金森门诊地图,接受专业和规范的疾病诊疗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