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我国双相障碍年患病率为0.5%,起病年龄较早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障碍日。双相障碍也被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一类心境障碍,它的核心特点是情绪的高涨、低落交替或循环出现,而且患者还可出现思维和行为活动的异常。根据我国第三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我国双相障碍的年患病率是0.5%,这个数字比前两次流调的数据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司天梅教授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对双相障碍的认识和识别率提高了,识别出来的患病人群就可能增多。

双相障碍起病年龄较早

双相障碍起病年龄较早,国际上几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其众数起病年龄20岁,起病范围在15~25岁之间。而这个年龄段是个体成熟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间段,因此双相障碍的患病,对个体的影响甚至达终身,儿童期起病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展到成年期就可能发展成为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目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误诊率高。由于双相障碍临床特征的复杂性,有些患者以抑郁发作起病,有些患者表现出焦虑症状、精神病性症状以及行为症状,而且如前所述,双相障碍的高共患病比例,所以双相障碍的早期正确诊断一直是专业人员关注的问题。目前双相障碍的诊断无法像糖尿病等内科疾病那样,可以借助于实验室检测或影像学检查等客观检查进行确诊,更多是依赖于医生对患者表现的观察、系统的精神检查,甚至利用一些评估量表等工具。司教授表示,我们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会借助情感障碍问卷、心境障碍问卷、轻躁狂症状清单等诊断工具,帮助从抑郁症患者中筛查出患者患双相障碍的可能性。

司教授提醒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都需要警惕:交替或循环出现抑郁或躁狂的表现,抑郁发作时,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提不起兴趣,全身乏力,消极自卑,脑子反应迟钝等;躁狂发作时,反应敏捷,说话滔滔不绝,自我感觉非常好甚至夸大,爱管闲事、行为鲁莽冲动等。其次,抑郁表现持续时间两周以上,躁狂表现持续1周以上,并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抑郁或躁狂的表现。这些表现不仅影响当事人的职业、社会功能比如维持学业或者完成工作任务,而且让当事人感到痛苦。此时,家属或朋友应当建议当事人,尽早到专业的医院接受诊治。

双相障碍复发因素复杂

“治愈”一词用在双相障碍患者身上显得颇为奢侈,司教授解释:“双相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因并不清楚,复发率很高。对双相障碍的治疗,只能说经过系统治疗,本次发作被治愈,患者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维持治疗,减少复发。很难说这个病被治愈了。”

导致双相障碍复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心理社会应激、季节变换、停药或者患者自己减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情绪波动,导致复发。双相障碍患者不宜饮酒,长期饮酒很容易产生酒精使用障碍,这是双相障碍最常见的一种共患病,而且长期饮酒可能和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产生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到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

司教授也指出,双相障碍的共患病非常多,比如物质使用障碍、冲动控制障碍、人格障碍、焦虑障碍等,这些都是双相障碍常见的共病。共病的存在会影响到双相障碍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也会造成自杀风险增加。

以药物治疗为基础的整合治疗很关键

目前双相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其中,针对双相躁狂的药物治疗有心境稳定剂,例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等,目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等越来越多地作为非典型心境稳定剂用于双相障碍患者的治疗;但是治疗双相抑郁的药物比较少,国内近一、两年才批准小剂量的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以前治疗双相抑郁的药物一直是碳酸锂。

关于双相抑郁的治疗,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双相抑郁用不用抗抑郁药?司教授表示:“对医生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因为使用抗抑郁药可能会有转躁的风险,但是不用的话患者的抑郁又比较重。所以现在的原则就是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之上,再加用抗抑郁药。”

此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对于治疗也有重要的影响,家属通过监督患者服药、观察治疗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调解家庭内部关系、给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等,都可以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

司教授最后介绍说,在患者长期治疗过程中,综合性管理也非常重要,包括患者自我调整,周围人群的支持以及社会给予的关注等,这些能帮助患者保持好痊愈的状态,不轻易复发,让患者能拥有正常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