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首批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在京授牌,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北区启动

9月5日,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北京举办“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第二次工作会议暨房颤中心建设北区启动会”,进一步推进“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项目(CDQI)”实施。

CDQI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开展,致力于全面提升全国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建立全国联动、数据和能力共享的多层次心血管疾病专科中心服务体系,搭建全国心血管诊疗大数据平台,建立标准化的多机构、多学科协作机制,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多维度提升我国心血管疾病诊疗能力。项目第一步,是推动落实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第一阶段主要包括高血压、胸痛、房颤、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五大中心)的建设。通过长期、系统、阶梯式的整体规划,以合作、共建、互助等个性化的形式,建立覆盖全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的标准化的心血管病诊疗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郑超颖表示,CDQI项目坚持贯彻党中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入万策”的核心理念,协助政府卫生部门做好心血管疾病群防群治。自去年11月22日启动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国家标准化胸痛中心、房颤中心等的建设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并于今年6月在线发布一系列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的评估标准和实施流程。希望CDQI在追求学术、推广公益、专科建设、培养人才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共同推进健康事业新发展。

项目负责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表示,CDQI项目以“公益、学术、高效”为宗旨,以“创新、务实、共赢”为理念,通过长期、系统、阶梯式的整体规划,“各级、各界”联动,推出一个面向全国、信息共享、分级诊疗和区域协同并举的心脏病救治新模式。CDQI有两大目标,一是建立心血管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改进平台,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建立医疗服务自学习系统,摸索一个良性循环的医疗服务能力改进模式。二是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平台,进而推动我国心血管界开展和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的临床注册研究,同时为医疗政策和医保方案改革提供数据支持。

CDQI项目自启动以来,全国8个省市共计507家医院已提交预申报、312家医院已注册CDQI专病中心,该数字还在不断更新中。吉林、黑龙江等省的胸痛中心建设已经率先启动;今年8月底,房颤中心建设南区在广州成立;CDQI项目还深入基层贫困地区,比如河南汝阳,扶持当地国家标准化心血管专病中心的建设,受到当地患者的欢迎和好评。

在本次大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靖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悦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龙德勇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张航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丁荣晶教授作为各中心秘书长,分别对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力衰竭中心、心脏康复中心五大中心的评估实施标准进行解读。CDQI国家标准化专病中心的各主任、秘书长,分别为已申报并通过审核认证的建设单位、示范中心和卓越中心举行授牌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也标志着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北区的启动。不久后,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东区也即将在杭州落地。它们将与此前启动的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建设南区一起,加速推进国家标准化专病中心的运转实施。未来五年,CDQI计划建成500家卓越中心、2000家示范中心和3000家建设单位,紧跟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动态,联合心血管学界专家,不断优化心血管专病能力建设标准,大力提高心血管临床诊疗和研究水平,共圆心血管健康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