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社评:戒烟门诊,未长大先夭折

戒烟之难,人所共知。一些烟民虽有了戒烟的意识,却困于毅力不够,或不了了之,或屡戒屡犯。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烟草依赖列入疾病范畴,戒烟门诊应运而生。不过,这一旨在帮助烟民更好戒烟的法子,在国内却频频遇冷。最新数据显示,到2013年,全国尚在正常运行的戒烟门诊仅有94家;而在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过千。

中国烟民肯定不少,2007年的统计数字已经超过3.5亿人,并以每年至少300万的速度增长。与如此巨大的烟民数量相比,戒烟门诊尚未长大便面临夭折的现状,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但事实上,吸烟者未必有戒烟的愿望,想戒烟者又未必知道可以去戒烟门诊。一项针对全球烟民戒烟愿望的调查显示,中国烟民的戒烟愿望全球最低。因此,即便有着3.5亿的基础,这样折后再折,所剩者便寥寥无几。全国戒烟门诊平均每周接诊量仅为6.92人次,即使是三甲医院的戒烟门诊,每周就诊量也仅为10人次左右。

戒烟门诊到底有没有用?从医学解释和国外经验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世界卫生组织发现,靠个人意志戒烟的成功率仅为3%,所以必要时,应辅以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但目前,戒烟门诊的药物治疗开展困难。

首先,由于没有戒烟药物的获得渠道,大多数戒烟门诊只能提供戒烟建议和心理干预服务,仅有26家戒烟门诊开展药物治疗,这给医生和戒烟者都带来了极大不便。其次,戒烟药物以进口品牌为主,药价较贵,一个疗程花费约为3000元。为了戒烟,花上这么一笔不小的费用,到底值不值?烟民心里打鼓,也因此止步于戒烟门诊。为此,2012年4月,时任原卫生部部长的陈竺曾提出让戒烟药进医保的观点,却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因为在更多人看来,已经捉襟见肘的医保不该,也不能为一部分人群的坏习惯埋单。两年过去,这一问题仍停滞不前,戒烟门诊也面临停摆。

烟民戒烟是社会问题,关系到全国控烟的效果,影响着10亿不吸烟人的健康;戒烟更是烟民自己的问题。社会需要创造便利的环境,督促烟民更好地戒烟,比如在一定范围内扶持戒烟门诊,研发便宜的戒烟药物,但归根到底,戒烟成功与否取决于烟民自己,有没有戒烟的愿望、决心和坚持下去的毅力。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么,戒烟门诊的存在也就毫无意义了,夭折是必然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