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餐馆商场仍管不住烟

副题:控烟是公共问题,需要公共治理,每个人都应参与进来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近一个月来,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会长张建枢对其产生的禁烟效果表示基本满意,“大部分烟民对我们的控烟令表示支持,公共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他同时也承认,有些习惯需要慢慢养成,问题仍然存在。利用端午小长假,《生命时报》多名记者针对控烟问题进行了调查。

写字楼、餐厅、商场投诉最多

来自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自6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北京12320接到的控烟投诉举报中,排在第一的为写字楼办公楼,其次是餐厅和商场超市。这一结果与《生命时报》记者调查的情况相似。

“一周前,我在通州区东关大桥附近的‘伊斯兰美食’餐厅吃饭,旁边两个看上去很年轻的女孩边吃边喝酒,还跟服务员要烟灰缸。服务员很快就给了她们一个。正好我们吃得差不多了,就赶紧走了。”张女士说。

有类似就餐经历的还有朝阳区的喻小姐。“我在呼家楼北里和金台西路交叉口的一家“黄焖鸡米饭”吃饭,刚坐下就闻到一股烟味,后来发现在厨房外的过道上,有个工作人员正在抽烟。没过一会儿,坐在我右手边的一个女顾客也拿起了烟。根本没有工作人员制止,餐馆也没看到有禁烟标志。”

相比餐馆的明目张胆,商场“烟民”把卫生间当成了极好的阵地。在朝阳区三里屯3.3大厦,记者见到一些男职工聚在5楼的男厕所抽烟,完全无视旁边贴的“禁止吸烟”标识。北四环红星美凯龙地下2层的卫生间也成了烟民们吞云吐雾的地方,一进门就能闻到浓重的烟味。

“写字楼里监督人员进去不方便,投诉较多在意料之中;餐馆投诉比我们预计要少些;真正没想到的是商场投诉居然有这么多。”张建枢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商场的洗手间已经成了控烟的死角之一。

公园、大排档吸烟钻空子,无“法”能管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规定,所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区域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约定文保单位、体育场及部分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室外场所禁止吸烟。然而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一些儿童活动较多的公园或人群密度较大的室外场所吸烟,仍面临无“法”可管的状况。

“我在团结湖公园基本没看到白天有人吸烟,因为工作人员会不时走动。但到了晚上,差不多7点后,一些带着孩子出来玩的家长就会抽烟。就算这儿不在禁烟之列,但这么多孩子在,抽烟肯定也不好吧。还有,在团结湖、虎坊桥一带,很多餐馆为了扩大经营都把餐桌搬到了路边,很多来吃饭的人就边吃边抽烟。”怀孕6个月的王女士对吸烟特别反感,她觉得商家这么做是钻了条例的空子。

张建枢解释说,上述些行为虽然不好,但法律确实管不到。《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未对公园禁烟做出直接规定,《北京市公园条例》要求全面禁烟的公园只包括颐和园、天坛、北海、北京植物园等七大文物古建众多的皇家园林,以及陶然亭、紫竹院、北京动物园和玉渊潭四家公园的局部区域。至于在餐馆门口摆桌吃饭,虽然也可能算人群密集,但并没有相关法律能够管制。“这种情况下,只能靠吸烟者自觉,或者不吸烟者自动远离了。”

准备推动戒烟服务

制定《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首要目的是保护不吸烟人群免受二手烟的伤害,从目前的执行情况来看,已初步见效。张建枢表示,下一步的努力目标是帮助烟民戒烟。

有媒体调查发现,约六成人在新规实施后,由于吸烟区域骤减,产生戒烟欲望。“对很多烟民来说,戒烟想法即便有,也可能只是一时闪念,但我们仍然准备尽可能多做一些戒烟活动。因为烟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病,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张建枢说,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正在筹备中的活动之一就是“戒烟大赛”。

监督人员不足是难题

北京市爱卫会发布的北京市吸烟现状调查显示,当前北京成人吸烟率为23.4%,成人吸烟者约419万,不吸烟却受二手烟毒害的达1000多万人。“然而我们的全部监督人员只有1000多人。”张建枢说,这样巨大的差距导致控烟监督仍面临一定的困难。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教授杨功焕指出,吸烟行为太短、太多,不好监管,因此公众监督、举报成为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规定,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发现吸烟行为,可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要求该场所经营者、管理者劝阻吸烟者停止吸烟;或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张建枢也认为,控烟是个公共问题,需要公共治理。每个人都应参与进来,理直气壮地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这也是解决警力不足问题的重要措施。“我们下一步想法是面向全社会征集志愿者,培训上岗,协助监督人员做好劝阻、通报等工作。”▲(本报记者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