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本报记者专访“国际急救日”创始人

副题:建立一个好的急救体系太重要

瑞典人埃里克•伯恩斯博士是国际急救日的发起人,正是在他的推动下,急救知识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及。为了让更多中国人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埃里克博士最近来到中国,并接受了《生命时报》的专访。

《生命时报》:2000年,国际红十字会运动创立了“世界急救日”。作为发起者和亲历者,您如何看待这一特殊日子的设立?

埃里克:生活中的意外很多,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可以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所以我认为,人们有必要通过这种渠道关注和了解急救,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

《生命时报》:在面对灾难时,您认为导致救援结果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埃里克:首先是各地政策不同,比如有的国家建起了完整的灾后救援系统,在救援过程中能迅速将人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迅速展开营救;其次,救援人员的素质很重要,一旦遇到需要紧急处理的伤员,他们急救水平的高低就会影响到伤亡率。再次,准备到位可以有效提升救援效果。最后是天气、气候因素。我认为,所有因素中,救援意识最为重要。有准备就会有信心,这种精神支持往往会给救援带来惊喜和奇迹。

《生命时报》:很多人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边,所以当意外来了,就会变得束手无策。我们应当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埃里克: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在法律层面有所推动,强制人们掌握急救知识,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培养急救的责任感。只有在心理上有了转变,才会将急救知识当成是和数学、历史一样的必修课。

《生命时报》:在您看来,在学生中普及急救知识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埃里克:急救意识必须从小培养,所以在学校普及急救知识非常重要。在急救的众多知识中,让孩子们知道发生意外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我觉得,单纯的教育可能效果不大,可以多采用一些方式,比如在考驾照时进行简单的急救培训,并将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附在驾照背面。这不仅能强化传播,还可以很好地区分哪些人拥有专业知识,哪些人不具备。一旦意外发生,周围人不会太过慌乱。

《生命时报》:能否告诉我们一些常用的急救常识?

埃里克:车祸是非常多见的一类,一旦遇到,首先要拨打急救电话,不停询问伤者是否还好,尽量让他神志保持清醒;其次,解开衣领,迅速清除伤员口、鼻、咽喉异物,头侧放,避免唾液呛着伤者。如果胳膊受伤,可以找本书,将骨折部位进行简单固定,然后送往医院。另外,人们都会用热水,被烫伤时,首先要用冷水进行冲洗,然后去医院;还有被刀割伤,也应先用清水冲洗伤口,简单包扎后再去医院。

《生命时报》:您认为新媒体工具,比如手机APP是不是能对提高急救知识的普及起到促进作用?

埃里克:肯定是这样的。遇到需要帮助的伤者时,我们会拨打急救电话,有的人也可能会抓紧时间将伤员运到医院,但这都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如果伤员伤情持续恶化,且距离医院较远,可能等送到医院为时已晚。而手机APP的普及正好可以将这段时间利用起来,以其中的专业知识作为指导,将急救人员和施救者拉到同一个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实时指导。这就是手机APP带来的好处和改变。

《生命时报》:在您看来,中国在急救方面做得如何?

埃里克:首先要说明,我不是长期生活在中国,有些评价和意见也许不够客观和中肯。在我看来,目前中国的发展很快,这就导致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比较落后,政府以前也并不强调急救知识的宣传。但可喜的是,现在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也在积极做一些工作。教育和社会救援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过程,这本身就很难。比如,发生危险情况后,救护车、医院以及施救人员的协调就是一个相当巨大的系统工程。救护人员和医院可能归属医疗部门管理,救护车调度则牵扯到交通部门,如何协调好各个部门,创造一个好的急救体系是个复杂的项目。正因如此,这项工作只能一点一点,慢慢完成。▲(本报记者 王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