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心理危机或成最大次生灾害

天津特大爆炸的救援及善后工作持续牵动着全国人民。随着救援工作全面展开和受难民众安置的有序进行,当地的情况正在好转,但相比救援,爆炸后的重建和心理安抚工作才是更大的挑战。

事故现场情况基本稳定

天津市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7日上午9时,共发现遇难者114人,其中已确定身份人员54人,尚有60人正在确定身份之中,失联人数为70人。记者在爆炸现场看到,目前明火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可能还有死灰。警戒区内氰化物超标比较严重,其中距离爆炸点最近的一个监测点发现氰化物超标27.4倍,但警戒区外围散落的危化物已基本清理完毕,空气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17日早上,记者已感受不到明显的刺鼻气味,但多数民众和工作人员仍戴着口罩。目前,10个临时安置点内的6000多名民众还暂时无法回到自己家中,特别是距离爆炸中心较近的启航嘉园、清水湾等小区,由于受到爆炸冲击波的影响,墙体已严重变形,玻璃碴子和变形的金属碎片依然散落满地。居住在启航嘉园的张先生说:“有消息说晚些时候会组织我们回家取东西,但目前仍没确定。”记者了解到,17日下午,政府已陆续组织几个重灾小区业主回家领取财物。

记者在几个临时安置点了解到,事故地区的志愿者和救援物资都十分充足,之前甚至还出现了因为救援物资和志愿者过多产生的管理混乱。但也有一些安置点出现了部分的人员流动,这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部分在外住宾馆的民众陆续来到了安置点,导致一些安置点人员过剩,需要往人员较少的安置点转移;二是不少外来务工人员要求回家,所以政府帮助统一办理了临时身份证并协助这些人员返回到河北、河南和安徽等地。这些正常的人员流动并不是之前传言的撤离,希望大家不要轻信并散播。

心理问题日渐突出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张先生说,自从爆炸发生后他就和其他几个业主组织小区的住户陆续住进了安置点,大家还是很自觉的,加上安置点内物资和设施较充足,大多数人的状态较稳定,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越来越多的人可能需要“心理上的疏导”。张先生的孩子这几天就格外沉默,他的妻子也显得有些恐慌。

天津泰达心血管医院,之前作为爆炸事故的重要抢救场所,这里收治了烧伤、肺部挫伤、脑震荡和割伤等多种类型的伤员,现在不少病情稳定的伤员已出院或被转移到其他综合性医院了。据该医院的郭大夫说,这几天送来的伤员数量明显减少,且伤者的情况都趋于稳定。“目前,最重要的是对受伤民众和失联家属进行心理辅导,有的患者情绪不太稳定,这对恢复效果很不利。”

记者在医院和安置点也看到,失联人员家属因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情绪难以控制,很多人根本不接受自己的亲人没有太大生还可能的事实;负责给消防官兵治疗的医生也说,目前不少官兵的情绪很低落,看着这么多战友就这样牺牲了,不少官兵一时难以接受。还有一些居民虽没有受伤,但因为从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故,吓得不轻,恐惧、失眠等情况不断出现。

四类人急需心理援助

近日,已经陆续有超过100名心理专科医生组成的“心理救援队”奔赴天津进行心理督导和援助工作。相比于自然灾害,天津特大爆炸事故造成的心理创伤更为棘手,对受难民众心理的重建更为复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委员、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解释道,这次事故不仅造成了大量居民的伤亡,更导致不少前去救援的消防官兵牺牲。本该是施救的消防官兵反而在救援后期成了主要被救对象之一,这给民众造成了极大地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疏导,很可能在后期变成更大的愤怒和怨气,甚至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可以说本次事故最大的次生灾害可能出现在心理方面。

傅春胜建议,消防官兵、伤员、失去亲人的家属和儿童,这四类人目前是心理疏导的重点对象。消防官兵在经历了战友的牺牲和受伤后,自尊感会下降,恐惧和悲伤情绪会出现,因此,领导的关怀和亲人的陪伴不仅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更是缓解恐惧、战胜自我的好方法;伤员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建议相关心理援助人员对伤员进行心理评估,发现高危人群应及时让精神科医生介入治疗;失去亲人的家属开始可能会经历从“否认”到“愤怒”的情绪转变,最终转向抑郁并最终接受,此时,心理援助工作者要多给予他们关怀,让他们将心中的痛苦倾诉出来;儿童可能会出现退行性的心理变化,比较活泼的孩子可能变得不爱说话,易怒、失眠等现象也会出现,这都是因为儿童的心理较为脆弱,获得的心理支持较少,这时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关怀,带孩子逐渐走出困境。

傅春胜最后强调,未受伤民众也要积极面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要明白,事故后的恐慌、失眠、血压升高,甚至不少女性产生月经不调等迹象都属正常,要对这些变化有客观的认识,可以和家人或心理专科医生倾诉,并寻求帮助,严重者应考虑前往精神科采取治疗,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生命时报赴天津特派记者 胡卿云 生命时报记者 王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