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藏在“白布”下的心理伤痛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常务副主任 唐登华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六科副主任医师 高士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咨询教师 申子姣

“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浅或深,盖上布,你以为不存在。”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宣传手册上的一句话,意在提醒大学生,心理问题就像白布下的伤口,你若无视,或许自愈,也可能溃烂。

近年来,校园自杀、伤人事件频发,种种惨剧不仅令人悲叹,更引起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话题的思考和讨论。近期,本报记者接连走访大学校园和心理门诊,以了解大学生掩藏在“白布”下的心理“伤痛”。

近三成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在陈雪(化名)的网络空间里,有这样一条自白:“如果此生不能成为成功人士,活着还有什么意思!”2012年,陈雪如愿以偿地考入北京某重点大学,骄傲和兴奋的心情却没一个朋友同她分享。用她自己的话说:“别人都在嫉妒我!”走进大学后,陈雪想着“我要当这里的第一”,于是为了学习,她拒绝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每天只睡2~3小时,甚至一个月不洗头,但成绩没升反降。之后,陈雪越来越沉默寡言,常在宿舍偷偷哭泣,每天只吃一顿饭甚至不吃,脏衣服堆在一起,随便拽出一件就穿上身……2014年,刚升入大三的陈雪生活已无法自理,时常头晕、恶心,“脑子像塞了糨糊”。经诊断,她患有重度抑郁,不得不退学治疗。

“你赶紧开车撞死吧,否则全家都要遭殃!”李峰(化名)已记不清类似的诅咒第几次在耳边响起。2013年,李峰考入北京某重点高校,在他人眼中,他是个阳光、健康的大男孩。不幸的是,入学不到一年,他开始出现幻听,总感觉有人在不停地和自己说话。李峰害怕地说:“我必须听话,否则他会杀了我。”去年3月的一个下午,李峰开车行驶在高速路上,这个声音再次响起,他闭上眼睛,猛踩一脚油门,哐……醒来时,李峰发现自己躺在医院,所幸只是撞上路边的电线杆。经诊断,李峰患有精神分裂症。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唐登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以上两个故事只是大学生心理、精神问题中颇具代表性的缩影。两者区别在于,李峰患有的精神分裂症多由先天遗传、生理因素导致,多数患者会在青年发病,因此大学生容易成为一些遗传性心理、精神疾病的高发人群。而陈雪从小接受严格家教,成长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她的患病主要和后天外部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可见,先天、后天因素都会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另外,唐登华指出,抑郁症、焦虑症已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目前,大学生中,焦虑症占比5%、抑郁症占比3%,也就是说,1万名大学生中就有300~500人患有这两类心理疾病。此外,调查显示,我国近三成大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情况堪忧。

背后原因复杂交错

美好的年华偏偏遭遇心灵的困境,原因何在?几位权威专家表示,大学生心理问题并非简单的群体问题,背后原因复杂交错。

大学生:面临人生第二次“断奶”。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六科副主任医师高士元说,18~25岁是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最艰难阶段”。主观上,大学生希望独立思考问题、规划未来,但客观上,刚刚离开父母、走进全新环境的他们,就像人生第二次“断奶”,如何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全靠自己,从而面临诸多挑战,如不能及时调整、适应,就可能陷入抑郁、焦虑、自我怀疑等心理困境。另外,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咨询教师申子姣指出,社会浮躁之风已吹入校园,很多大学生的心态是“什么都想要,却要不过来”,于是忙着学习、考证、社交、实习、留学……激烈的竞争压力,再加上这种“求之不得”的心态,一旦受挫往往遭遇心理危机。

家长:过度溺爱和保护孩子。唐登华告诉记者,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一代”,从小就是全家的焦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家人的过度溺爱和保护,让孩子感受不到一点危机感,从而心理素质普遍较差,还会影响性格和人格的形成发展,一旦独立后遭遇挫折,往往不堪一击。另外,多数家长存在“管太多”而“管不对”的教育瓶颈,只抓成绩,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学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教育部曾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高校配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不得少于2名,同时可根据学校情况配备兼职教师。作为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心理咨询师,高士元指出,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高校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缺口很大,大多高校会在每学期开学时招聘兼职心理咨询师,但资质参差不齐。有的学校看重资质,要求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有的看重经验,比如“200小时以上的个案经验”;有的甚至不要求是心理学相关专业毕业……兼职心理咨询师的能力和水平难以保证。另外,虽然大多数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很多学生将其看成“必逃的选修课”。学生逃课率太高,有些老师讲得也漫不经心,枯燥的理论多于鲜活的指导。

高校管理避免“幼儿园化”

专家们指出,只有多一点包容、理解、互助,才能让大学生的心理更健康。

首先,唐登华呼吁,媒体应少做针对大学生的博人眼球、去情境化的报道,以免加剧对当事人的伤害,全社会也应理性看待有关大学生的新闻事件。

其次,唐登华建议,高校管理应避免“幼儿园化”,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早期识别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学生,并送医进行专业治疗,千万不能仅仅进行心理劝导和咨询,以免延误治疗。高士元补充说,高校应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做充满人情味的心理咨询,健全“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加强对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训。

第三,申子姣指出,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别为孩子考虑得过于周全,从而剥夺他们自我成长的机会。孩子刚上大学时,家长最好及时转换角色,多给孩子一些情感支持,常和他们聊聊新环境中面临的困难,用理解和安慰代替苛责,帮他们顺利度过成长“断奶期”。

最后,唐登华强调,大学生自己也要主动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做到几点:调整心态,正确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遭遇不良情绪时,第一时间找他人倾诉,切忌胡思乱想;培养兴趣爱好,感觉紧张、焦虑时,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舒缓心情;每天坚持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增强体魄;把生活安排得充实点,有利于转移注意力,让人无暇顾及负面情绪;当身边的同学遇到心理困境时,应及时伸出援手,诚恳地劝慰、引导,帮助他人也能快乐自己。▲ (生命时报记者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