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生态保护,我们不能欠子孙债

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省代表团参加审议。习总书记指出,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欠子孙债,一定要履行好责任,为千秋万代负责,要有这种责任担当。本期,《生命时报》特邀环保专家,请他们谈谈如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完成生态保护这项艰巨的任务。

让环境“拐点”来得早一些

工业革命以来,欧美国家主要是依靠能源、淡水、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投入,来支撑其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发展初期用要素高投入支撑驱动高增长方面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依靠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高增长,支撑了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但因为资源供给不足,环境质量已经恶化,这条粗放的发展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界的干扰是史无前例的。尽管自然生态环境有再生的恢复能力,但人类的过度开采和过度污染,已越过了环境容量再生自净的不可逆临界值。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征兆,比如,雾霾、水土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资源在显著减少,生态系统在退化,这都是不争的事实。简单来说,生态环境本身是一种资产,而我们正在透支。

“先污染,后治理”,这样的一条路不可回避,有其必然性。环境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假设———库兹涅茨环境曲线,其核心就是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会出现对应的环境质量状况。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质量可能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恶化,代表污染状况的环境曲线上升;但到一定的“拐点”时,环境质量又有可能随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改善,环境曲线逐渐下降。而我国依然处在库兹涅茨环境曲线的上升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仍在进行,城市化的进程仍在继续,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会逐步下降,但绝对数量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很大,我们的经济发展还离不开资源的消耗。

那中国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拐点”?我们只能继续以破坏环境为前提,来达到经济的增值吗?答案是否定。

西方发展国家已经走过了库兹涅茨环境曲线中的峰值,它们的发展路径也能给我们诸多启示,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应被割裂。如何调整经济发展路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使“拐点”来得早一些、低一些,污染的峰值早于和低于发达国家历史上的水平?这一点,是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应努力去做的,是发展路径的创新,也是中国对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贡献。

而减少经济对资源的依赖,其根本在于“转方式,调结构”。我们必须要做一个转折,从工业化时代步入知识经济的后工业化时代。提高经济效率,创新发展路径。避免竭泽而渔的农业、工业生产,发展生态经济。

此外,我们应该牢记,从自然资源资产的观点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容易出现通过过度掠夺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现象,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我们应该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发展战略。例如,给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生态经济的发展机会。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城镇化,让农民变成市民;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或者是休闲房地产,甚至直接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而不一定都要一哄而起地去发展重化工业,开辟更环保的生财之道;同时,教育也必须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

保护生态,不欠子孙债,这确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这也是一个必将实现的目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 邹 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生命时报”的所有作品,均为《生命时报》合法拥有 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