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电信诈骗,造成安全恐慌

本报特约评论员商 旸

近年来,在持续打击下,电信诈骗犯罪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遏制,但仍然高发多发,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手机里的骗子屡打不绝,有多方面原因。第一,行骗手法和作案花样不断翻新。从公安部门掌握的情况看,有5种类型较为突出:代办信用卡和贷款诈骗、互联网刷单类诈骗、网购退款类诈骗、QQ冒充老板亲友类诈骗、冒充熟人(领导)类诈骗。

第二,随着移动互联、快捷支付等新技术的涌现,诈骗分子不断利用新技术及其管理上的漏洞,实施作案。比如,电商平台客户资料库存在缺陷,银行资金流转环节出现疏漏,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号被非法购买、使用等。

第三,公民安全意识不强、贪图小利心态作祟,也是诈骗分子屡屡得手的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诈骗突破时空限制,在高速传播的催促下、在眼前利益的诱使下,不少缺乏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的人群难以招架骗术的轮番攻击,败下阵来。

因此,要打掉潜藏在网络上、手机里的骗子,根除电信诈骗的病灶,仍需多方发力。

持续打击不能松懈。一方面,要保持法律上的高压态势,对电信诈骗犯罪从重处罚,震慑不法分子。另一方面,要形成公安、银行、运营商等多部门、多平台的合力出击。电信诈骗必须有“三流”支撑,即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仅靠公安单一办案,往往力不从心。

源头防范不能疏漏。很多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源自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因此,必须加大监管力度,把个人信息放进“保险柜”。尤其是银行、电信、电商等保有大量用户资料的行业、平台,不仅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用户数据库的安全性,防止不法黑客侵袭,更要严格监管,妥善保存和处理用户信息,堵住内部人窃取贩卖的漏洞。

公民个人需提高警惕。面对电信诈骗,每个公民都应切实提升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要及时关注公安部门发布的电信诈骗案件,对诈骗手法和形式做到心中有数。一旦遇到陌生人联系,保持警惕、不贪小利、认真甄别,不要轻信以任何名义索取姓名、家庭情况、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以及转账、汇款的要求。如发现被骗,要留存好聊天、通话、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第一时间向警方报案。

电信诈骗是社会的一颗毒瘤,危害极大。它不仅侵犯他人财产、造成安全恐慌,而且一旦泛滥,容易在全社会诱发不劳而获、损人利己的恶劣风气,侵蚀积极向上、踏实肯干的价值观念。坑蒙欺诈者得利,诚实信义者吃亏,这样反面的示范效应会直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伤害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公共秩序,对诚信社会的构建是一种威胁,因此一定要下狠心坚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