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权威专家解答农残十问

受访专家:

北京农林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冯晓元

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推广研究员 陈春秀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 毅

《生命时报》编辑部:

您好!我是贵报的一名老读者,最近看了5月1日头版文章《吃草莓真的致癌吗》后,对农残有了进一步了解。但是,身边亲友包括我自己在内,对农残问题还是比较担心,尤其到了夏天,大量新鲜蔬果上市,我们是又想多吃,又怕有农残。而且最近我们小区又在给绿植大量喷农药,散步时都能闻到浓重的农药味,让人感觉农残防不胜防,但又无可奈何。《生命时报》能不能帮忙采访专家,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一下有关农药的知识,以及生活中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农残、去除农残。

河南读者 赵先生

农药、农残的确是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相关疑问也层出不穷。为此,我们邀请权威专家为读者作一个全方位、科学的解答。

高毒农药使用率已降三成

《生命时报》:目前主要使用的农药分为哪几种,多用于什么作物?

冯晓元:从防治对象来分,常用农药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4类,用于杀灭害虫、病原微生物以及去除杂草、调节植物生长等。目前全世界使用的农药多达几十万种,我国常用农药也有几百种之多。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农药管理条例》,农药上市流通前都要在农业部登记,农药包装必须注明用途、使用技术、使用方法等。

陈春秀:根据农业部相关规定,农产品分为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安全食品三类,它们对农药的使用都各有限定。有机农产品必须使用低毒的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鱼藤酮等,禁止使用化学农药;绿色食品可以使用生物农药,以及有限制地使用规定的化学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或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如杀虫脒、甲胺磷;安全食品则限制使用剧毒农药,如氧化乐果、灭蚜磷,其安全标准是一条底线。

《生命时报》:近年来,我国在农药使用上取得了哪些进步?

冯晓元:我国是农药使用大国。近年来,农药的生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相关部门对农药的监管力度也不断加强:一是对发现有潜在风险的农药迅速加强科学论证和评价,择机启动禁用程序;二是紧跟国际农药管理发展趋势,对国外禁、限用的高毒、高风险农药采取措施。

陈春秀:数据显示,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禁用了33种高风险农药,包括呋喃丹、六六粉、3911等。目前,高毒农药的使用比重已降至3%,比本世纪初下降30%。自2011年起,农业部又提出了“高毒农药经营单位规范化、购买农药实名化、流向记录信息化、定点管理动态化”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农药的使用。

哪些作物容易残留农药

《生命时报》:有人说,农药就像一把“双刃剑”,那使用农药的利与弊各是什么?

冯晓元:中国人口众多,耕地趋紧,农药在控制病虫害、保障作物产量和质量、满足消费需求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有研究指出,如果不使用农药,农作物的损失可高达70%,使用农药可挽回40%损失。从这点看,农药的作用不可估量。遗憾的是,尽管目前我国的农药在投入生产使用前,都要经过有关部门严格论证,按规定剂量和安全间隔期使用总体上是安全的,但由于近年来,的确有不良农户滥用农药,加上有些媒体对农残夸大、片面性的报道,使得农药成了“过街老鼠”,搞得人人惶恐。

陈春秀:农药本身没有错,错在使用不当。如果使用不当,的确易造成农残超标。比如,有的农户没有遵照说明书的比例兑水,而是估摸着一桶水倒一两瓶盖,有的没有按照安全间隔期喷药,都可能导致农残超标。

《生命时报》:哪些作物中的农残最多?有没有天生不需要打农药的作物?

冯晓元:农药残留量与使用农药的方式、浓度、时间有关,也与作物抗病性和采摘次数有关。比如,抗病性差的作物,如豇豆,最易长虫,农药使用次数和残留可能相对多些;一季多次采摘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等,遇到病害流行年份,如果在第一茬摘完、第二茬还没成熟之间打药,农残也会相对较多。而抗病性相对较强,或在秋冬季成熟的作物,病害发生相对较少,如大白菜。茼蒿、香菜等本身有很浓香辛味的作物,能抵御虫害,农药需求也较少。

朱毅:一般而言,农药残留量是叶菜大于瓜果大于根茎类。叶菜的叶片柔软、水分较多,更易招虫子,而根茎类深埋地下相对不易招虫。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今农药使用广泛,病菌和害虫耐药性增强,加上土质退化,一些根茎类作物也不得不使用农药。

《生命时报》:生长期的长短对农残的影响大吗?

冯晓元:总体来说,生长周期短,农残相对少,比如,樱桃从发芽到成熟只需两个多月,且成熟时是初夏,温度相对较低,病虫害不太严重,需要的农药自然不多。而桃子、梨、苹果是晚熟水果,要经历整个夏天的高温,病虫害相对较多,农药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陈春秀:农残量还跟季节有关,一般七八月份较多,三月份相对较少。气温升高时害虫活动增多,农药需求也增多。大白菜一般在秋季栽种,只在苗期用一些菌毒清水剂、虫酰肼悬浮剂等低毒农药,防治立枯病、蚜虫、小菜蛾等,且离上市时间较久,所以农残相对少。此外,果蔬在成熟采摘期前一周最好不打药,否则残留农药不能充分分解,农残会偏高。

《生命时报》:有人说,大棚蔬菜农药少,是这样吗?

陈春秀:相对而言,大棚里可以用防毒网、高温闷棚、土壤消毒等技术防治病虫害,还能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控制温度湿度,因此打药的确相对较少。露地菜防治病虫害的难度更大,农药使用量会比大棚菜多。

冯晓元: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打药多少要看蔬菜种类、是否发生病虫害,还要看大棚的管理情况。大棚环境高温、高湿,管理不善病虫害可能更严重,打药次数随之增加。环境控制得好,病虫害发生的少,打药次数就少。

《生命时报》:是否只要有农残就一定有害,它会对身体产生多大影响?

冯晓元:有农残不等于一定有害。我们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上可能难免有一些低毒、微毒农药残留,但农残的危害跟摄入量有关。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对上市的水果、蔬菜都规定了农残最低标准,只要在标准范围内,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农业部的全国抽查数据显示,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6.8%,接近国际水平。

陈春秀:如果农药使用规范,上市前经过严格检测,残余量符合标准,对健康的影响较小。如果农残超标并长期积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研究表明,农残超标可能影响神经、免疫、生殖、消化等系统的功能。农残的危害还与身体状况有关,肺、肝和肾功能不好的人以及孕妇、老人、儿童,受到的威胁相对更大一些。

消除农残把握好三个原则

《生命时报》:生产时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农残?

陈春秀:首先,要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打药,特别是最后一次喷药与收获期之间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比如,黄瓜成熟后1~2天就要采摘,农户最好在成熟前一周喷药,既能按时采摘,又能让农药充分分解干净。其次,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根据作物特性控制好温度湿度等条件,特别是降低湿度能预防病虫害。最后,要严格按照国标用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不要图便宜买高毒剧毒农药。

冯晓元:作物致病一般有3个要素:致病微生物、环境、作物本身的抗性。生产过程需要针对这些条件进行精细化管理,尽量选用抗病品种,通过农业措施减少病害发生条件,比如及时清除烂叶、多通风、常松土、控制温度湿度等。另一方面,做好病虫害的预防措施,使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尽量使用低毒安全的农药。

《生命时报》:生活中,人们该如何有效去除农残?

朱毅: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清洗、去皮、烹饪”三原则。可以去皮的蔬果尽量去皮吃,如苹果、葡萄、黄瓜、茄子;不能去皮的要用清水反复搓洗,可在水里加点面粉增加摩擦力,如圣女果、四季豆;不能搓洗的要用清水反复冲洗,如草莓、生菜;蔬菜烹饪前焯水也可减少农残。需注意的是,慎用果蔬洗涤剂,它本身就是化学制剂,易导致二次污染。也可使用清水浸泡,但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以免溶解在水里的农药又侵入果蔬里;草莓、圣女果等有果蒂的,最好先洗干净再去除果蒂。

有些人家里使用臭氧机去农残,虽说臭氧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够破坏某些农药的结构,但农药的种类非常多,有些是难以用臭氧去除的。而且臭氧去除农残跟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多数家用臭氧机难以达到所需浓度。何况,臭氧降解农药后产生的小分子物质是否具有危害性,也没有相关的风险评估数据,因此不要过分相信臭氧机宣传的功能。

《生命时报》:我国在治理农残方面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陈春秀: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这说明国家已经开始从制度上保障食品安全了,但后续还要加强管理和执法力度,督促农户按照国家规定科学使用农药。国家还应加大科普力度,让更多农户掌握科学管理技术,做新型农业生产者。

冯晓元:我国在农药注册登记方面还需进一步规范,增加适用性。比如有的农药在注册时没有登记小作物,造成部分小作物没有可用的合法农药,这也是部分农药滥用的原因所在。

朱毅:安全的蔬菜瓜果不是洗出来、泡出来、检测出来的,而是农民种出来的,消费者买回来的。所以,齐心协力,引导和帮助种植户合理合规地施用农药是根本。更重要的是,大家要达成共识,目前最应担忧的不是果蔬上的农残,我国面临农药粗放使用的问题,这些农药真正到达农作物上的仅有十之二三,其余都去污染土壤、水和大气了。最终,农药导致的环境污染将使我们自食其果。所以,警钟敲响,必须行动起来,对农药滥用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