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垃圾处理站为何建在大街上

副题:专家称,垃圾站谁都需要,又谁都不想建在自家门口,只有规范管理才能杜绝抱怨

受访专家: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 蒋建国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 李春萍

“一到夏天,小区门口的垃圾站就开始反味,很臭,从那儿一过就不舒服!”近日,一位北京读者给《生命时报》打来电话,对垃圾处理站建在大街边小区门口多有抱怨,并提出疑问:垃圾站为什么不能搬离闹市区?

居民:家门口有个垃圾站实在堵得慌

按照读者提供的地址,6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号院北门附近的一个垃圾站。乍一看,垃圾站卫生环境不错,地面没有垃圾堆积,周围还有绿化,但走近一点,就闻到一股酸臭味。垃圾站背后则纸板、木棍、塑料瓶扔了一地,一片凌乱。这里与最近的一栋单元楼仅隔着一个自行车棚,粗略估算,距离30米左右。小区里一名大爷诉苦说,一到夏天垃圾站就有味,晚上遛弯时,常见到一些人捂鼻子经过。他说,也有很多邻居向有关部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一直没见到变化。

住户怨言多,垃圾站工作人员也满肚子苦水。渠师傅告诉记者,这个垃圾站起码20多年了,建在这里应该有历史原因。人们叫它垃圾站并不准确,它属于“密闭式清洁站”,只负责收集、压缩垃圾,之后垃圾会被运到其他地方再行处理。“每天垃圾量都很大!”渠师傅说,平常35吨左右,多的时候40多吨,每天要从早上5点一直干到下午5点。垃圾被直接放入密闭压缩设备中,通常不会散味,但在倒入过程中难免漏出液体和残渣。“为了少些臭味,我会随时清扫,一天不知要用水冲多少遍。”渠师傅说,他理解住户的抱怨,但也觉得尽力了,“哪个垃圾站没一点味啊,我觉得这已经算不错了。”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望路地铁站、人民日报社9号楼附近的两个垃圾站,发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臭味。周围居民有些表现得宽容,有些则主张应该搬走,觉得家门口有个垃圾站实在堵得慌。

主管部门:搬哪去是个问题

记者第一时间将万寿路1号院北门垃圾站的情况反馈给北京环卫集团,对方回应称:“我们只负责垃圾转运,垃圾站选址和管理都不归我们管。”海淀区市政市容委法宣科吕科长则直言,垃圾站搬迁是个问题,“要是拆了,周围住户相应的需求就满足不了,何况北京城区哪有地方搬啊,搬到谁家门口都不愿意。”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蒋建国教授告诉记者,垃圾站的功能在于收集周围生活垃圾、提高垃圾转运效率,所以在选址上就该建在接近居民区的地方。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李春萍具体介绍说,目前北京的垃圾运输模式一般是:居民将垃圾扔到小区垃圾桶;小区用人力三轮车将垃圾桶送往周边垃圾站;垃圾站将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后,由小型垃圾车运往垃圾转运站;再由大型垃圾车运到垃圾填埋场。在普通人看来,一桶垃圾经过这么多程序有点繁琐,但实践表明,这样做的转运效率和经济花费最合理。整个过程中,居民区垃圾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在街边,也不太可能随便拆迁。“一旦拆迁现有垃圾站,想要再建非常困难,选址时周边居民都不愿意,阻力更大,结果会导致运输距离增加、转运效率降低,垃圾在小区长时间堆积。”垃圾运不出去,恐怕居民又会有意见了。

蒋建国表示,和公厕类似,垃圾站需要面对“邻避效应”,即谁都需要,又谁都不想建在自家门口。在北京这样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每个垃圾站都承担着较大的垃圾收集压力,每天三四十吨特别常见。研究发现,每天人均可产生1公斤左右垃圾,4万人一天就是40吨。在北京城区随便画个圈,周边人口就有这么多,如果垃圾站的服务半径过大,管理上就会遇到困难。目前面临的情况是,存在的不能拆,还要规划和建设新的垃圾站,以分流压力。

专家:问题不在于“搬”,而是“管”

在蒋建国看来,垃圾站的主要问题不在“搬”,而在“管”。市民的抱怨可以理解,也不过分,因为一些管理部门并未下足功夫。管理垃圾站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包括清洁要求、运行时间、气体处理等,如果能严格执行,老百姓的怨言就会小很多。

设备升级。李春萍指出,北京很多地区还存在老式地坑垃圾站,垃圾倒入后用简易铁皮盖一盖,味道最大;相比之下,密闭压缩垃圾收集设备味道较小,但以海淀区为例,普及率仅50%左右,近郊远郊更低。另外,避免垃圾站超负荷运转也很重要,这就要求部分垃圾站增添设备。对于臭味的处理,业内已研发出负压引风和除臭治理设备,遗憾的是,这些设备即使在北京也未被实际采用。

增添人员。蒋建国表示,以万寿路1号院的垃圾站为例,只有一名工作人员还是太少,垃圾不断运来,一个人肯定顾不过来。主管部门应根据垃圾量适当增加工作人员,还要适当改善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

日产日清。李春萍指出,管理部门要求,垃圾应日产日清,这样对环境影响最小,但有些垃圾站和小区未必能做到。夏天炎热,细菌容易滋生,更易产生臭味,清洁尤其重要。

管好渗滤液。国人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比重较大,李春萍调查发现,海淀区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高达60%~70%。这些垃圾一经压缩就会挤出很多液体,垃圾被清理了,渗滤液却积在原处,产生很大臭味。因此,渗滤液日产日清也是重中之重,可排到化粪池或让吸污车抽走。

垃圾分类。李春萍说,国外垃圾分类做得好,每种垃圾都能得到合理的处理、回收、再利用。为了提高我国垃圾的处理效率,建议在全社会尽快推动和实现垃圾分类。

最后,蒋建国表示,垃圾站主管部门应和周边居民做好沟通,除了强化管理,还可在垃圾站周围设置绿化带、绿化屏障,让垃圾站清洁无味,并成为街头的一道风景。▲ (本文由本报记者李迪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