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一厘米表土要养几百年,千年宝物却遭到粗暴废弃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庞 伟

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设计副总监 李 娟

广袤无垠的地球表面,经过上千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层肥沃的土壤。其中最表层的土壤叫做表土,是十分宝贵的土壤资源。它可以说是生物之母,所有植物依靠它来繁衍生息,各种动物又会围绕绿色植物栖息生活,从而构成一个和谐健康的生态系统。可惜的是,人们对表土价值的认识远远不足,在愈演愈烈的修路、建筑、水利工程、采矿等大量人类行为中,越来越多珍贵的表土被粗暴地破坏,甚至被白白丢弃。这个需要上百年才能形成,曾经肥沃、辽阔、孕育了万物的母亲,已经伤痕累累。

形成1厘米表土需要上百年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庞伟告诉记者,一块肥沃的土壤自上而下分为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三部分。其中,表土是最高层,通常在土壤顶部15~30厘米。我们所说的东北黑土地、南方红壤、黄土高原,都是指它们表土的颜色。一般只有表土用于耕作,所以它还被称为“耕作层”。

表土十分肥沃,是泥土中含有最多有机质、矿物质和微生物的部分,负责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与养分,因而植物的根大部分也长在这里,并且表土层比较松软,最适宜植物生长;它还能起到调整土壤水分、空气和温度的作用,可以改良土壤的可耕性,这是其他土层所不具备的;它还是优良的土壤种子库,其花粉、孢粉能反映当地的植物特征,在物种保护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此外,它还具有净化污染物质的作用。可以说,表土是构成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基础。

未经破坏的表土,是丰富多彩的生物最好的家园。在日本京都明治神宫的森林内,一个脚印大小面积、几十厘米深的表土层中,就含有175亿个细菌。在日本志贺高原针叶森林区,1平方厘米的表土层里含有360只蚯蚓或蜈蚣,230只跳虫、线虫,以及大量细菌微生物。数据显示,依靠自然风化,形成1厘米厚的表土层约需100~400年,30厘米厚的自然表土则至少经历了三千年甚至两万年的岁月来“养”成,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千年宝物却遭到粗暴废弃

遗憾的是,这些积累了千年养分的土壤精华,却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开发中被无视,工程车毫不犹豫地将其挖掘而起,混凝土也毫不留情地将其覆盖,人类行为对表土的破坏实在是暴殄天物。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设计副总监李娟对记者说,他们在很多项目场地和施工现场看到,大量表土被破坏得面目全非,“有些道路施工工程,不仅破坏道路上的表土,连道路附近的表土也被各种重型机器和工具破坏,看起来实在让人觉得可惜”。

这样的破坏在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以经济发达的上海为例,多年来上海对表土层的保护仍处在自发水平。在市郊农转用的土地上,不少珍贵的土壤资源被当作渣土处理,或者廉价售出,造成了大量流失和浪费。一位老建设工程师说,他搞了多年建设,走了无数工地,但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土壤如何保存,顶多是有人来买,就便宜卖掉了。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4年末,全上海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数量达37763.95公顷,其中大部分为规划建设区内的优质耕地。

随着大量高楼拔地而起,道路变得四通八达,厂房、运动场所及垃圾排放地等为代表的城市化、工业化,不可逆转地排斥了土壤的其他用途,毁灭了土壤的生物多样性。而一旦土壤的多功能性和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地表水的循环和水的质量也会相应受到影响。这种水循环的改变,会使区域土壤逐渐贫瘠化甚至被弃置不用,沙漠化或荒漠化过程随之加剧。如果用百年时间才能形成的表土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失,生态平衡将受到根本的动摇。

保护表土刻不容缓

表土是一种生命景观,破坏表土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践踏,最终将影响生物和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表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命。李娟表示,破坏表土的行为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很多发达国家在施工时都严格实施表土剥离,就是在施工前先把表土“解救”出来,然后再把它们复耕到荒地、盐碱地、坑洼地等不毛之地,让珍贵的表土实现资源再利用,很多贫瘠的土地因此变成了绿洲和良田。

表土和能源一样,是一种重要资源。保护好表土,应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目前,我国大规模开展表土剥离的时间较短,配套建设尚不健全,但国家已逐步开始重视这个问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强调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相关部门应加快表土剥离利用的政策制定和立法,既要明确和细化表土剥离利用的激励政策,切实解决利用过程中所增加的费用问题,又要规范表土剥离的实施程序,规范表土剥离的数量、质量和资金监管等。

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与表土剥离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采矿对表土的破坏也十分严重,美国针对这一情况,实施开采许可证制度,规定采矿申请者在申请采矿许可时应递交包括复垦规划的申请材料,直到采矿复垦计划通过审查,才发放许可证,如此严格的管理措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生命时报记者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