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星球健康,人类和自然都幸福

受访专家: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宫 鹏

10月28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与著名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联合发布两篇专题报告,呼吁保护“星球健康”,应是人类应对全球环境变化行动的终极目标。这两篇报告由全世界四十多位学者共同完成,涵盖环境、地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主创人员分别是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清华大学等各学校、机构的研究者。这是第一次科学界严肃提出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并首次提出名词———星球健康。

星球也会“生病”

“人在遭受疾病打击后,会通过寻医问药来恢复健康。而我们生存的星球,它的生态环境正受到各种污染,生产力及各种功能正在衰退。星球也在遭受‘疾病’困扰,它的健康也需要恢复。”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宫鹏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星球健康”是指通过公正地关注人类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能达到的最高的健康、幸福和公平。

人们往往认为环境的威胁是很抽象的,温室气体排放、海洋酸化、淡水资源和土地的破坏,这些看似非常遥远,实际上就在我们眼前。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约1/4的疾病负担以及超过1/3的儿童疾病负担,可归咎于可改变的环境因素。宫鹏表示,人类健康与地球环境是相互依赖、环环相扣的一个系统。当我们生存的环境大范围受到胁迫,我们必须意识到,如果再不关注星球健康,人类会面临更大的生存威胁。

气候变化正在吞噬全球

气候变化是星球健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是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升温。据统计,188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85℃,如果人们仍旧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为了农业和居住将自然栖息地无限制地“改造”,到21世纪末,气温预计会上升2.6℃~4.8℃。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预计,2030年~2050年,由于受到已被确认的气候变化的影响,世界上每年新增25万潜在死亡人口。气候变化主要给人类带来以下影响。

热浪杀人。2003年欧洲的热浪导致7万人死亡。老龄人口尤其易受热浪天气的影响,诱发疾病。该报告预测,在21世纪末,老年人暴露于热浪风险事件的数量将超过30亿。对于许多地区来说,炎热高温的气候情景会成为夏天的常态。

火灾频发。气候变化使得欧俄地区在2010年共发生了超过2.5万场火灾,直接导致了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气溶胶和颗粒物浓度增加。2010年8月,莫斯科地区的颗粒物浓度与原始浓度相比翻了一倍,死亡率明显上升,相较于2009年7月到8月,该地区额外增加了超过1.1万的死亡人数。

洪水、风暴席卷。2013年末,菲律宾的台风“海燕”造成超过6000人丧生。孟加拉是南亚中应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城市之一,经常遭受洪水、飓风、海岸侵蚀,引起农田淹没,导致人群迁徙和移居。预测表明,到2100年,沿海风暴潮导致的直接死亡和传染病可能影响5000万人。这对沿海城市来说,无疑是一记警钟。

空气污染。PM2.5对于降水、季风的变化很敏感,全球变暖会影响降水的季节性和区域性,从而增加区域PM2.5的浓度。氮气、甲烷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氧化物相互反应形成近地面臭氧。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5万人死于臭氧污染。这些都使得空气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已为空气污染付出巨大代价,2010年与空气污染相关疾病的死亡人数已达到121万。

粮食安全问题。作物、畜牧业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这给粮食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粮食安全无法保证,食品价格攀升,最终影响粮食供应、贫困地区人群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导致营养不良。例如非洲玉米和小麦产量对95%的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伤害都缺乏适应力,以30℃为界,温度每上升1℃,非洲的玉米产量就可能会下降1%。

传染疾病肆虐。不断上升的气温和变化的降雨格局会改变疾病传播的媒介,例如对携带登革热、疟疾病毒蚊子的分布范围与生殖比率产生影响。在一些高原区域,疟疾发病率已经与变暖的气温息息相关。天气模式的改变也可能通过被感染水源影响疾病的发病率,或者是通过污染饮用水、提供细菌生长所需条件传播疾病。

把健康纳入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

研究指出,健康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帮助加速应对气候变化。健康工作者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可以起很大的作用。例如宣讲气候变化威胁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对健康的改善。这更容易被公众所理解,培养公众的共鸣可以使其成为一种强大的政策动力:公众压力无疑是推动各国政府以及他们在国际舞台上谈判的一个关键因素。

该报告提出,未来5年内,以健康为目标的气候变化对策应包含九项紧急行动:加大研究投入;扩大气候健康危害的可恢复性财政支持;减少或停止使用燃煤;过更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建立一套稳健且可预测的全球碳价格机制;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精确计算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和经济效益;将改善健康当成所有政府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的重要目标;加强国际合作,支持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变。

宫鹏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有点像医院里的急诊,我们应该把它当作一个紧迫的健康问题。国家除了需要制定政策控制碳的排放,还可以在城市设计规划中体现“去碳化”理念,而我们每个普通人也应该积极改变生活方式,低碳生活。▲(生命时报记者 谭卓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生命时报”的所有作品,均为《生命时报》合法拥有 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