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儿科累,但我不逃离

“如果想体验从早到晚沸腾着的、菜市场最尖锐的噪音,请到任何一家儿童医院的急诊室。”这句话虽是媒体一句戏谑,却道出儿科医生工作环境嘈杂、强度大的现实。逃离儿科成为近年来很多儿科医生的无奈选择。但有一批儿科医生,仍驻守岗位,兢兢业业。3月3日,《生命时报》记者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抢救室,亲身感受儿科医生的不易。

哭闹声从未断过

急诊楼一层116诊室是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抢救室,不足20平方米的屋子,有4张办公桌,10张抢救病床。为方便抢救与出入,抢救室的大门总是敞着,家长焦急的喊叫、孩子撕心的哭闹,从门外传入,从未停止。

张哲哲是抢救室的主班医师,在急诊已工作了1年多。下午4点,她像往常一样,迅速套上工作服,几乎就在踏进诊室的同时,一位家长的声音冲破蜂拥而至的人群:“大夫,快看看我的小孩,他抽了3分钟,高烧不退!”张哲哲迅速用桌上的消毒液擦洗了手,仔细检查昏睡的孩子。“什么时候发生的?抽了多久?以前抽过吗?”她逐一询问家长,断定不是癫痫而是单纯的热性惊厥后,便纯熟地对孩子做了处理并安抚家长。8个小时的夜班,自此拉开序幕。

突然,一阵尖叫从抢救室传来。病床边,家长眼圈泛红,不停叫喊着孩子的名字;病床上,孩子毫无反应,只是脸色发白、双目上视、双拳紧握,四肢一屈一伸地抽动着。听到叫声快步跑过来的张哲哲,被孩子的妈妈和奶奶哭着一把拉住。“保持安静,让他平卧,头偏向一侧。”凭着经验,张哲哲知道这是常见的热性惊厥,快速处理后不过2分钟,孩子恢复正常。“不要给小孩穿过多衣服。”嘱咐完家长,她回到办公桌,迅速淹没在另一波家长的包围中。

“除了高热惊厥、中毒等危急症,抢救室要随时面对重大事故、意外伤亡。”张哲哲说,作为带班人,现场指挥应急、施救措施时,心里都死死绷着一根弦,生怕有一步判断错误。

家长的谩骂,让人很委屈

晚10点,张哲哲刚喝下今晚的第一口水,杯子还没来得及放下,就有5个家长火急火燎地跑进来。“快看看我的孩子,他刚抽过去了!”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双眼泛红,脚上趿拉着没有穿好的拖鞋。“别紧张,孩子呼吸、心率正常,是抽风发作,但抽风原因还需要检查。”张哲哲话音未落,另一位穿着睡衣的母亲,径直把孩子抱到她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夫,我这孩子,脸色还发青,你刚让他吸氧,没效果。”张哲哲站起来观察了一下:“别着急,请相信我,孩子目前状况稳定。”

尚未从前两个孩子病情中抽身,张哲哲的手又被另一个过敏婴儿的家长抓住。“你能不能帮忙看看。”孩子的母亲哭着问。由于病情严重,张哲哲迅速转身去给过敏的婴儿做检查,但这一举动,却没得到另外两个孩子家长的理解。“大夫,我们也需要抢救!”“没见着我的小孩,嘴角发紫吗?”“你家小孩要紧,我们家不重要?”三个家庭、八九位家长,瞬间吵成一片。

“儿科病患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危急多。正因为这样,家长很容易着急,这是人之常情。”张哲哲说,但有时候,因为抢救病情更危急的病人,引发其他家长的谩骂,心里也会很委屈。

晚上将近12点,抢救室灯火通明。本该上完8个小时小夜班,进行工作交接的张哲哲仍在忙碌。家长此起彼伏的说话声充斥诊室,在宁静的夜晚中愈演愈烈。“在这等着的家长,不要给我聊天,聊天请出去!”这是整个晚上,张哲哲唯一的一次爆发。

脱下白大褂已是凌晨。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口饭没吃过,但张哲哲说,现在她只想好好睡一觉。

“请多给医生一点宽容”

急诊抢救室实行轮班制,每10个小时的大夜班后,间隔8个小时,又得开始8小时的小夜班。张哲哲说,交接班时常有家长询问孩子病情,真正休息的时间不足6小时。“就是这6小时也放松不了,我总是梦见自己抢救,身边围了一堆家长。”抢救室的医护人员从来没有公共假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医院的电话一来,马上就要到位。陪家人好好过个春节,是张哲哲一直以来的愿望。

虽然辛苦,但本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一大批和张哲哲一样的儿科医生,仍坚持在一线。孩子的康复出院,就是她们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曾经有一个患严重心衰的新生儿,浮肿、无尿,奄奄一息。家中亲朋都建议放弃,但孩子的父亲很执着,请医生继续救治。依从医生的诊治,孩子终于有尿了、病情好转了,那位父亲眼中闪耀的光芒、喜悦和感激的泪水,让张哲哲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值得一辈子坚守的事。“孩子病好后,这位父亲每次路过,都会专门跑到急诊室,打声招呼,道声感谢。”张哲哲说,正是这份信任和支持,让自己对这份不易的事业仍充满热爱。

儿科医生缺口巨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0~14岁儿童超过2.2亿,儿科执业助理医师仅11.8万名,约合每千名儿童只拥有0.53名儿科执业助理医师。张哲哲说,要改变这一现状,除了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媒体的宣传教育,更需要家长的尊重与理解。

张哲哲仍然清晰地记得,2015年冬天,一个外院转来的危重病孩子在她进行气管插管抢救时,心跳骤停,复苏无效。家长无休止地谩骂、指责着在场每一位因抢救孩子而筋疲力尽的医护人员。家长的每一句话都像利箭一样扎在他们心里,可大家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为孩子最后一次整理头发和衣衫。张哲哲说,奋战在抢救室,最不愿看到的就是生命的离开,真的希望家长可以理解,在治病救人的问题上,医生和患者永远是最坚实的盟友。▲ (生命时报记者 谭卓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生命时报”的所有作品,均为《生命时报》合法拥有 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