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房价高,工作难……无助感困扰很多人

受访专家

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侯玉波

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 马健文

你是否在难过的时候,不知道电话该打给谁;你是否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感觉一切茫然……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虽然“天涯若比邻”,可事实上,内心的“无助感”却与日俱增。

无助感是社会雾霾

退休3年了,老李依然没有适应新生活:外地的女儿迟迟不找对象,老伴刚查出了糖尿病,养老“大山”压心头……想到这些,老李感到十分无助。人到中年烦恼多,5年前,丁先生的事业还一帆风顺,如今却像陷入了泥潭一般:“经济环境变了,钱越来越难赚。想到手下近百号人等着吃饭,晚上就愁得睡不着。”小莉刚参加工作,职场的冷漠让她感到无助,高烧时,同事对她不但视而不见,依然压来更多繁重的工作。

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备感无力。面对就业,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找,创业艰难,梦想成了幻想;面对生活,居高不下的房价,却不见上班族薪酬相应增长,生活和工作都不尽人意,却难以跳出这种轨迹;面对疾病,看病难、看病贵萦绕在每个老百姓心头,目睹亲人卧病在床,无力感成为挥之不去的痛。

相比中老年人,年轻人的无助感更为强烈。2010年3月进行的“小康职场健康调查”显示,76.7%的80后和81.7%的70后感觉压力“较大”或“极大”,38.8%的80后和50.4%的70后有被榨干的感觉。工作的倦怠感,生活的无力感,是他们的普遍状态。香港媒体也报道称,“无力感”正在压垮香港年轻人的自信。调查显示,过半数受访青年忧虑未来,对前途迷惘,工作、学业、经济是年轻人“无力感”的三大来源。

无助感多是后天形成

“无助感虽然是一种共性的心理感受,但让人们感到无助的事情却分为三大类。”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马健文指出:第一类,结果不可预期的事情,比如恋爱、买车摇号等,这类事情往往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第二类,努力却未必有结果的事情,比如孩子就是不结婚等;第三类,天然不可控的事情,比如养老难、看病难、入学难、环境差等,多是个人无能为力的。

很多人认为,无助感是人类必然会有的情感体验,但现代心理学证实,无助感多是后天形成的。美国心理学大师塞利格曼提出的“习得性无助”即是如此。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委员会副主任侯玉波进一步解释,如果一个人总是失败,他就会放弃努力,甚至对自身产生怀疑。而事实上,他并非“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陷阱”中,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马健文表示,无助感的产生与社会互动方式的变化有关。在传统社会,亲戚邻里之间存在着广泛接触,彼此了解,互帮互助。而今,人口呈现小集聚和大分散的趋势,人们越来越封闭,情感沟通少而浅,因此遇到困难时频频会有无力、无助、无奈的心理体验。另一方面,社会变革的整体不确定性和公平有失,使得无助感侵袭各个群体和阶层。精英担忧“今日座上宾,明天边缘人”。普通年轻人抱怨社会提供的资源和上升通道少得可怜。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贫富差距造成的阶层分化与心理上的落差,但只是盲目攀比,却缺乏行动去改变,无助感、无力感并不能消失。

马健文强调,如果人长期陷于无助感之中,就会使自己成就动机降低,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轻视自我,愈发自卑,与身边人的关系也日渐疏远。“倘若这种无助感日益加深,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势。”马健文说,这种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一旦形成,就会认定自己永远是失败者,低自我效能感,缺乏自信心,长此下去,就会有强烈的紧张、焦虑、恐惧,甚至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等有损身心健康的疾病。

希望是身心康复良药

西方谚语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侯玉波认为,社会洪流无法改变,适应也是成长的一部分。虽然我们不知道自己会拿到一个什么样的剧本,但一定要好好演下去。

首先,承认现实。接受失败的可能,承认已经发生的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并不是“阿Q精神”,而是让你更多地去体验人生。

其次,学会放弃。有时,不甘心就是固执,当你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不妨告诉自己,我的确做不来,放手就是新的开始。

再次,少些期待。里约奥运会上,游泳运动员傅园慧被问及是否期待明天的比赛时,她说:“没有!我已经很满意了!”同样是一个不太好的结果,如果你事先没有太大期待,便不会有太强的失落感。

第四,多点希望。德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研究发现,给自己一点希望,能够缓解疼痛和抑郁。 第五,不要攀比。社会千差万别,不恰当的比较纯属庸人自扰,只会增添烦恼和加重无助感。

最后,爱好自己。与其去指望别人,不如自己帮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温暖他人的人。▲ (本文由本报记者张杰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