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早筛早查保乳有方

受访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 王健生 □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殷咏梅

近日,《柳叶刀·全球健康》刊载一项题为“绝经前和绝经后乳腺癌全球负担和趋势”(部分数据如图)的新研究发现,全球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正在上升;不同国家乳腺癌发病情况在绝经前后呈不同趋势。高收入国家绝经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较快,低收入国家绝经后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上升最快。专家表示,这一研究精准地告诉我们,虽然全球乳腺癌发病率总体上升,但在预防上,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女性来正确开展,才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绝经前女性发病率上升快

“这是第一个针对绝经前和绝经后乳腺癌全球发病率和趋势的研究。”首席研究员、奥布莱恩公共卫生研究所成员米兰达·菲德勒·贝纳奥迪亚博士对上述研究做出评价。研究将绝经年龄设为50岁,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分为:发达国家、较发达国家、较不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在41个国家共44个人口(一个“人口”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有24个人口的绝经后乳腺癌发病率显著增加,主要集中在那些正从低收入向高收入转变的国家中。研究以2018年全球乳腺癌的数据为参照,对比不同国家绝经前后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发现,仅2018年全球范围内就约有210万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约63万患者死亡。

发病率方面,从世界范围来看,绝经前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30.9%,绝经后发病占比为69.1%。具体来说,低收入国家55.2%的患者集中在绝经前的女性,发达国家只有20.7%;发达国家绝经后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高于中低收入国家,绝经前发病占比高达79.3%,低收入国家为44.8%。总体上,发达国家无论绝经前后,发病率都很高。

死亡率方面截然不同。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近50%的乳腺癌病例和58%的死亡病例发生在欠发达国家。这项研究也强调了全球癌症死亡率的不平等。在欠发达国家,47%绝经前乳腺癌女性最终死亡,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仅为10.8%。绝经后死亡率,发达国家是20.8%,欠发达国家是56.2%。

发病趋势方面,研究者对比1998~2012年的数据,发现这15年来,无论绝经前后,乳腺癌发病率一直上升。尤其在北美、欧洲、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泰国的绝经前乳腺癌年增长率都超过了2%,我国乳腺癌的绝经前发病年增长率为1.8%,绝经后年增长率为2.8%。研究者认为,日本、韩国等国家乳腺癌上升,与其开展了“40岁乳腺癌筛查”项目有关;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增长率高可能与接受更多的激素替代疗法有关,绝经后女性接受激素替代疗法后,一定程度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人数在30万左右,且患病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乳腺癌发病人群偏年轻,发达国家平均发病年龄在55~65岁,我们则平均提前5岁左右,在45~55岁。”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殷咏梅说,乳腺癌对年轻女性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未来的婚姻、生育、再次就业、回归社会等,她们都要比绝经后女性面临的挑战更大。

年轻女性患癌因素更复杂

为何绝经前后对乳腺癌发病影响这么大?殷咏梅解释,虽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都与雌激素有关,但绝经前后在雌激素来源和治疗方法上完全不同。绝经前,主要由卵巢分泌雌激素,治疗上主要以使用抑制卵巢的药物为主。绝经后,主要是由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通过芳香化物酶转化为雌激素,所以治疗上主要使用芳香化物酶抑制剂,基本无需卵巢功能参与。

贝纳奥迪亚博士指出,总体来说,女性患乳腺癌风险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绝经后乳腺癌的风险因素,如肥胖和较晚生儿育女等,都已得到很好的研究,但年轻时患乳腺癌的风险因素还不为人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王健生认为,绝经前女性面临的风险因素比绝经后的更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点:

肥胖。脂肪会使促炎细胞因子增加,直接刺激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不难发现,乳腺癌高发国家的肥胖率大多超过了15%。我国肥胖人数全球第一,尤其是女性肥胖率远高于男性。研究发现,BMI(身高除以体重的平方)值越高,患乳腺癌风险越高。超过100万人的研究显示,肥胖女性在绝经后患乳腺癌风险增加近30%。

饮酒。酒精会增加女性体内雌激素的水平,雌激素的刺激则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美国一项10年女性健康研究发现,每天摄入酒精量超过30克,患乳腺癌的风险比不饮酒的人增加32%。中国酒业协会2017年发布白皮书显示,当前饮酒主要人群为18~35岁。其中,女性饮酒比例呈上升趋势。

缺乏运动。长时间面对电脑、缺乏运动也是时下年轻女性的一大通病。日本乳腺癌学会发表荟萃分析指出,久坐时间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成正比,每天久坐每增加1小时,乳腺癌发病风险升高1%。

压力和焦虑。殷咏梅说,现代女性压力大,容易生气、焦虑、抑郁、情绪过度紧张,这确实和乳腺癌发病有关。尤其发达国家生活压力大,女性劳动参与度高,所以绝经前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也高。

晚婚晚育。由于婚恋观念开放,现代女性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的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从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已生育的妇女高30%。35岁以上妊娠初产者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是30岁以下者的3~4倍。

母乳喂养少。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一项涉及1200万女性的研究显示,哺乳喂养者患癌风险低于未哺乳喂养者28%,且每延长5个月哺乳期,能降低2%的患癌风险。我国大部分职场妈妈们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9%,远低于43%的世界平均水平。

西化的生活方式。从研究看出,在收入水平较低向较高收入过渡的国家中,乳腺癌发病率上升明显。贝纳奥迪亚博士认为,这可能与这些国家采取了更西化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饮食快餐化、点外卖等。乳腺癌是“富贵病”,过度营养、高脂饮食,会使雌激素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刺激乳腺增生,接着就是细胞的癌变。

早检早筛,保乳成主流

乳腺癌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预后效果不错,甚至能治愈。《柳叶刀》上一项研究称,很多国家乳腺癌5年生存率高达80%,是所有癌症中较高的。

乳腺癌正成为慢病。殷咏梅介绍,过去10年,乳腺癌治疗无论是手术、化疗、放疗还是靶向治疗,甚至免疫治疗,都取得很大进步。10年前,一个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仅为2~3年,现在,超过5年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些药物最后帮晚期患者拥有长达10年的生存时间。这个在过去看起来不可治愈的疾病,如今我们把它定义为“慢性、可治愈的疾病”。

乳房不用全切了。王健生指出,很多女性认为,患乳腺癌后要把整个乳房切除,甚至还要把胸大肌、胸小肌等都拿掉。其实,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已发展到“扩大根治→改良根治→保乳房”,最大程度保留乳房外观,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包括化疗药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靶向治疗药物等,不单对早期治疗,对复发转移的情况也有所改善。因此,他呼吁广大女性,不要认为切得越干净越好,或怕复发而过度切乳,现在完全可以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保乳术。40岁前应尽量做保乳术,以便拥有今后更好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不要排斥内分泌治疗。殷咏梅说,有些患者基因受体阳性,需要内分泌治疗,但不少人对此排斥,怕有副作用。其实,其效果不差于放化疗。只不过很多需要通过5~10年的口服治疗,患者多数不能坚持,中断治疗的人很多,由此导致了严重后果和复发。

不能用中医替代正规治疗。乳腺小叶增生十分常见,通常不会癌变,但很多女性认为结节就是增生,从而用中药、推拿、针灸、按摩等处理,这都是错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女性摸到了结节和包块还是尽快到医院做B超、核磁共振等检查,确定其性质,以免耽误病情。

在预防方面,两位专家针对绝经前后的女性给出了不同建议:

绝经前女性,乳腺腺体比较致密,要警惕不典型增生、结节,可每个月用手自己检查一次,另外就是用B超、核磁共振等筛查手段。30岁以后,应每1~2年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如果有家族史遗传的,20岁起就要进入筛查程序。40岁以后每年可做一次钼靶筛查。此外,女性应注意保持健康身材,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油、高盐食物,均衡膳食,少点外卖,不要过度饮酒,不要吸烟;避免压力过大,情绪紧张,多冥想放松,保持愉悦心情;每周规律运动;尽量不要晚婚晚育,尊重生理规律,适龄生育和哺乳。

绝经后女性,每年必须做一次钼靶筛查。绝经后严重肥胖及中心性脂肪堆积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加,一定要保持健康体重,积极减重。尤其在65~75岁后,乳房若不对称、出血、破溃、变硬、内陷、水肿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