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降压药早起还是睡前吃

受访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 郭冀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杨 旭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副主任药师 计 成

高血压患者常吃的降压药,大多是24小时长效发挥作用,只需要在每天同一时间点服用即可。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早上服药比较好,医生和药品说明书也常给出这样的建议。但近日,《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一项新研究提出,相比早起后服用降压药,睡前服药可以降低45%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研究发布后,有患者留言表示:“这些年难道自己都吃错时间了?”

新研究:睡前服降压药,心血管病风险降45%

上述研究由西班牙维哥大学生物工程学与时间生物学实验室主任拉蒙·赫尔米博士发起,对平均年龄为60.5岁的2万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6.3年的随访。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在晚上睡觉前或早上起床后根据医生建议服用降压药,所涉及的药物包括了当前治疗高血压用药的主要类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结果发现,睡前服药者罹患或死于心脏病发作、心肌梗塞、中风、心力衰竭或需要疏通狭窄动脉的风险比晨起服药者平均降低近45%。计入年龄、性别、胆固醇水平及是否患糖尿病、肾病或吸烟等已知风险因素,睡前服药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晨起服药者低66%,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狭窄、心衰和中风风险分别低44%、40%、42%和49%。

研究指出, 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的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南中,判断高血压的标准是指白天安静时血压值大于130/80毫米汞柱。而实际上,人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值会发生变化,正常人的血压在白天较高,入睡后降低10%~20%,24小时血压变化曲线形如一把勺子,被称为“勺型血压”;有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睡眠期间会下降不足10%,被称为“非勺型血压”;还有的患者夜间血压不降反升,为“反勺型血压”。睡前服药可以降低“非勺型”或“反勺型”患者睡眠期间的血压值,有助于恢复到“勺型血压”,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美国《科学日报》网站称,这是迄今探究降压药服用时间对疗效影响的最大规模研究。在此之前,该研究发起者拉蒙就曾进行过多次类似研究。2018年,美国《国际时间生物学》杂志刊登过其初步结论:5年跟踪研究发现,睡前服用至少1片长效降压药效果更佳,还降低了药物副作用。

专家说:血压也可能有“晚高峰”

按照研究结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时间是不是要进行相应改变?《生命时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他们一致认为该结论不适用于每个高血压患者, 不过,这为当前高血压治疗提供了启示,即应注重个体化,不能完全拘泥于早上服药的习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郭冀珍表示, 日常生活中,由于日间工作、活动,人们的血压相对较高,晚上心跳减慢、身体休整,血压降低,由此形成“紧张—休息—紧张”的作息节律,血压呈“勺型”,高峰值集中在早上6~10点,所以医生通常建议高血压患者早上服药,这对患者而言最为获益。但临床中的确发现有不少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中,夜间血压居高不下。夜间血压过高,会使心、脑、肾等脏器处于高负荷状态,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考虑睡前服药。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旭补充说,针对有“反勺型”和“非勺型”血压特征的人来说,睡前服药可把夜间血压降下来。但对于夜间血压下降超20%的“超勺型”高血压患者而言,睡前服药降压就十分危险,可能导致血流过度减速,增加血栓、脑梗、心梗的风险。

服药时间因人而异

专家们表示,医学研究只是给我们提供了前沿思考,医生和患者都不必因为一个研究结论就否定原有的治疗。就降压药来讲,服药时间必须因人而异,总体上需要从三个层面判断:

关注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郭冀珍表示,如果患者呈“非勺型”或“反勺型”高血压,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睡前服药;如果是“超勺型”高血压患者,则要杜绝睡前服药,这需要结合患者的24小时血压动态曲线图来判断。现在包括基层医院在内的多数医院都可以进行这项监测,建议患者坚持每天自测血压,了解血压的高峰时段并记录变化情况,诊疗时将信息告知医生,以便选择适当用药类型和服药时间。

杨旭说,同一患者的血压动态曲线图会发生变化,“非勺型”血压的患者可能会发展成“反勺型”血压,而经过合理治疗或生活习惯改善,“反勺型”也可能变成“非勺型”甚至“勺型”。血压情况变化,用药时间也应随之调整。

看有无其他并发症。老年人或伴有其他并发症的人群容易出现夜间高血压,比如有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因体内盐分不易排出,可能导致夜间高血压;一些夜间打呼噜或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由于呼吸道堵塞缺氧,夜晚血压容易升高。针对这些情况可以考虑夜间服药,具体应听取医生建议。

参考药物特性。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副主任药师计成介绍,根据药物特征,有些药物一般不建议夜间服用,比如利尿剂是促进肾脏排盐、排水来达到降压目的,这类药会增加如厕频率,不建议晚上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对抑制交感神经或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有一定作用,可在医生指导下晚上服用。

最后,郭冀珍强调,高血压病程漫长,患者一定要遵医嘱保证复诊频率,以便及时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