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呼吸+增肌的组合训练方式,加快新冠康复

近日,国家卫健委、民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印发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本期《生命时报》邀请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史锁芳、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疗中心主任王于领进行解读。

呼吸功能康复

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复后可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气短、喘息、胸闷,咳嗽、咳痰无力等。此时,患者就需要根据临床评估结果,选择以下康复方案。

呼吸训练:包括呼吸功能训练、呼吸模式训练、呼吸康复操等。这些训练能帮患者改善呼吸功能,调整呼吸节奏,增加肺通气能力。训练期间,建议患者佩戴简易指脉氧测试仪,观察自身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

有氧运动:方案建议,康复者可进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做健身操,以及利用器械完成行走、踏车、划船等运动。根据病情和患者耐受程度,每次运动20~60分钟,每周3~7次,循序渐进,逐步增大运动强度和时间。王于领补充,运动强度以运动过程中能与旁人正常谈话、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完没有胸闷、气短、脸色变差等情况,说明运动量比较合适。

氧疗:方案指出,动脉血氧分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是康复者需要监测的指标。王于领建议,前者需要到医院测量;后者可在家进行,作为日常监测。重症和危重症康复者,尤其是合并其他基础病者,建议家中配备氧疗机,根据医生建议的通氧数值使用: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5毫米汞柱或SpO2低于88%,应给予氧疗;对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基础病者,氧疗指征为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或SpO2低于90%;如患者在运动中出现低氧血症或 SpO2低于88%,应进行氧疗,以保证运动中SpO2维持在95%。若氧疗后患者呼吸情况没有改善,要及时就医。

ADL训练: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括在家的自我照料内容,如吃饭、洗澡、如厕时如何调整好呼吸、合理分配体力等。

心脏功能康复

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及呼吸困难,还可出现心前区不适及心绞痛,多与活动有关。根据患者病情和医院自身条件,可采用心肺运动负荷试验(CPET)评估心脏功能,或用6分钟步行试验、台阶试验等进行评估。临床还会结合患者原发病、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综合评定,制定合理康复方案。除了有氧运动外,康复者还要加强以下训练。

肌力及肌耐力训练:如使用哑铃、弹力带和弹力管以及做引体向上、俯卧撑等。这些锻炼主要训练的是患者上下半身的大肌群、腹肌等,每个肌群2~3组,10~15次/组;最好隔天一次,每周训练2~3次。

柔韧性训练:一般在有氧运动或抗阻训练前后进行,牵伸肌肉、关节和韧带等软组织。一般以静力性拉伸(即某块肌肉拉伸维持一段时间)和动态拉伸(即从起始位置缓慢移动至拉伸位置)为主,不建议采用弹振式拉伸(利用反弹动作让肢体从起始位置移动至拉伸位置),每个牵伸动作可维持15~60秒,重复2~4次,以有较明显牵伸紧张感,且无明显疼痛为宜。

躯体功能康复

这种情况多见于危重、重症型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制动所引起的继发性躯体功能障碍。除了要进行呼吸功能、肌力及肌耐力、心脏功能训练外,患者还需进行平衡功能和协调性训练。对于重度呼吸功能障碍、体能极度下降的患者,需要从床上运动、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上下楼梯等开始训练,尤其要注意遵循临床医生的指导,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心理功能康复

新冠肺炎康复者及其家属在与疾病对抗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痛楚,因此要格外关注心理健康。如有以下问题,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出现焦虑担心、抑郁悲伤、无助与愤怒等情绪;有无法集中注意力、犹豫不决、自责等认知改变;存在失眠、回避行为、过度进食、过量饮酒、自伤甚至自杀行为;出现因情绪而引起的心慌、头痛、肌肉酸痛、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心身反应。

在康复训练中,中医特色调理方法有其优势,主要包括基础方剂、中医适宜技术、辨证论治。史锁芳介绍,这些中医调理方法涉及经络、穴位等知识,位置取不准会影响疗效,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正确开展。艾灸疗法:适于湿寒、湿邪性人群;穴位按摩:不同症状对应不同穴位,例如脾胃虚寒、肠胃消化差适合按摩足三里;拔罐疗法:适合因经络阻滞、气血瘀阻导致的疼痛,如关节酸痛、腰背痛等;耳穴按摩和压豆:中医认为人体各个器官在耳朵上均可找到相应位置,通过刺激耳穴,调节支气管、肺部、内分泌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