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名医有话说:换关节,国人顾虑太多

聂源欣,主任医师,教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英国皇家骨科学会会员,获英国永久行医资格。在髋、膝关节置换,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等方面颇有造诣

关节痛、活动不便、出不了门,让很多老年人的金秋幸福打了折扣,其实他们本来有机会活得更潇洒。国际知名骨科专家聂源欣教授归国任职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已经半年,在这段时间里,他目睹了众多中国病人的痛楚和困惑,与23年的英国行医经历相对照,感触颇深。日前他接受了《生命时报》记者专访,畅谈关于关节病治疗的中西差异。

在门诊,聂源欣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先生,现在能走多远啊?”医生问。

“两百米。”

“想不想走2000米?”

“想啊!咋办?”

“做手术换个关节。”

“手术?我还是走两百米吧。”

遇到这样的病人,聂源欣总是哭笑不得。国人对于手术、假体的恐惧之深,也让医生思考。

骨关节病,是发病率最高的骨科疾病,属于骨骼的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导致骨质增生、炎症、关节变形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影响关节的功能,严重的会让人寸步难行。近年来,关节置换手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能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中国骨关节病的患病人群有上亿,其中需要换关节的达到5000万,但最终接受手术的少之又少。在国外,医生会严格掌握手术指证,一旦建议病人做,病人多会痛快地接受。手术后,原先不能打球的可以重新上场了,原先步履蹒跚的现在可以出国旅行了,总之就像换了个人。

聂源欣认为,国人对关节置换手术的疑虑主要源于以下几点:一是到底什么情况该换关节。在英国,医生除了看X光片等客观检查指标,还会通过详细地问诊,给病人的情况打分,包括功能影响程度、疼痛分级、生活质量评估等,在综合考虑病人的病情及个人感受后,会谨慎地推荐手术。病人基于对医生的信任和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往往欣然同意。二是换了关节到底有多大改善。多年临床经验表明,手术能让不得不成天躺着的患者站起来,走出去,不仅能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还能打球、旅游,让人恢复生机。三是换完关节能管多少年,是否需要翻修。事实上只要假体的材料和术者技术过关,患者注意维护,假体的使用寿命很长,最长可达40~50年,80%~90%的患者可以终生使用。四是,那么大年纪了还能做手术吗?骨关节病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年龄是否是手术的禁忌症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其实,只要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年龄不是障碍。在聂源欣的病人里,年纪最大的关节置换者为90岁。

聂源欣强调,要想让关节假体终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必须强调以下两点:一是术后的康复要跟上。手术做得再漂亮,如果康复不力,效果也会差。康复治疗能加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功能,增加活动度,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活质量。

二是关节假体的维护。换了关节的病人,虽然行动比原来自如了,但不等于可以随心所欲。首先,平时的姿势要注意,如换了髋关节以后少做交叉腿的动作;其次少给关节增加额外的负担,如少拎重物;最后,要预防感染,以免诱发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