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50万人跟他学会了急救

名家介绍

贾大成,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从事急救工作26年,对3000家单位、超过50万人进行过急救培训,开创院前急救两大先河。

名家语录

“我这辈子最爱干两件事,一是抢救病人,二就是讲课。”

2011年10月30日傍晚,一位老者伫立在北京前门西大街南侧,马路对面是北京急救中心120的大门。华灯初上,望着那几个蓝色的霓虹灯大字,老人的视线被泪水模糊了。这位每次路过120都会凝望许久的老人,名叫贾大成。那天是他62岁的生日,他特意去拍了一张照片留念。

急救医生贾大成,人们都习惯叫他“贾老师”,在急救界是个“牛人”。说到院前急救经验、急救培训教学,圈内人无不肃然起敬。他没有博士学历,但中国红十字会几乎所有急救培训师都是他的学生;没有教授头衔,但连北京协和医院的医师急救培训都请他授课;没有风光的社会职务,却常年辗转各地普及急救知识。急救,就是贾大成人生的主旋律。

六毛钱三本书决定一生走向

1967年的夏天,18岁的贾大成在北京一个小书店里,买了三本医学书。“当时是打算买回去看着玩的,没想到交钱的那一刻决定了我一生的走向。”贾大成说。他今天还清楚地记得,那三本书里两本是关于针灸的,另一本是《农村卫生员用药课本》,总共6毛钱。自从开始自学针灸,贾大成的父母、同学、邻居都成了他“练手”的对象。因为疗效不错,贾大成成了街坊邻居眼里的“小大夫”。

一年后,贾大成和许多同学去山西原平县插队。刚到农村的第6天,他就出了名———一位老乡突然胃痛难忍,贾大成选好穴位,几针下去,病人当时就不疼了。这以后,经常是他在地里干着活,大喇叭就响了,“贾大成,有病人找你!”于是贾大成成了乡里的“全科医生”。越来越多的人找他看病,内外妇儿什么病都有,贾大成买了很多书如饥似渴地学习。几年下来,他床头的小书架上摆的医学书足有1米高。

一天夜里,有老乡急匆匆地敲门,说是一个孕妇难产,请他帮忙。贾大成很为难,一是年轻,害羞;二是真没有接生的经验。在老乡的恳求下,他说,那我得先看看书。到了产妇家里,女婴出来了,但胎盘迟迟不出来,产妇出血不止。贾大成一边翻书,一边指导接生婆用手把胎盘剥离出来,最后母女平安。如今那女婴已经是40岁的中年人了。

1976年,贾大成经推荐进入大同医学专科学校(现名大同大学医学院)学习。用他开玩笑的话说,“‘非法行医’8年以后,开始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毕业以后,他回到北京。1983年,贾大成走进了北京急救中心(当时名为北京急救站)的大门。

开创院前急救两个先河

从1983年开始从事急救工作,到2009年正式退休,贾大成在北京急救中心挥洒了26年的汗水。常年白班、夜班、下夜班、休息“四班倒”,生物钟已经调成了“120模式”。当班时一身白衣,随时候命。接线员那边放下电话,贾大成就要提上诊疗箱冲进急救车,15分钟内赶到现场。

贾大成的工作是“院前急救”,也就是将病人转到医院以前的现场急救。在众多的急救病人里,心脑血管意外的比例是最高的。贾大成开创的两项技术先河,让心脏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成功率大大提高。一是“急性心肌梗死院前静脉溶栓治疗”,以前病人送到医院以后才能接受溶栓治疗,而现场进行溶栓,能够把救命的药提前60—90分钟注入病人体内,挽救更多的心肌细胞。二是“快速心律失常院前电复律”,严重的心律失常是病人猝死的原因之一,原先急救车上仅有诊箱、氧气瓶和心电图机,后来增加了除颤器,众多病人被贾大成他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那些年,北京急救中心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最重的病人、最艰巨的任务,都是贾大成带队出车。近年北京市多次重大事件现场急救,隆福大厦火灾、东方化工厂爆炸、蓝极速网吧火灾、2003年非典……都有贾大成的身影。急救医生让无数人起死回生,他们自己也经常冒着巨大的风险。在东方化工厂爆炸抢救现场,贾大成得知,不远处的大罐子随时可能爆炸,一旦爆炸,威力会波及方圆几里。但他和消防队员一起,始终坚守岗位,没有退缩。平时出车也不都是一帆风顺。急救车开得快,遇到紧急情况踩刹车,车上的人受伤是常有的事。经常帮着家属抬担架,手破了流血了更是家常便饭。有的病人家属对急救不理解不配合,辱骂甚至殴打医生,也是屡见不鲜。“和病人打交道40年,我的经验就是‘以万变应万变’。”贾大成说。

走进3000单位,培训50万人

贾大成第一次给公众上急救课是在1985年。当时某化工厂找到急救中心,希望能学习化学物品中毒的抢救和心肺复苏,贾大成接受了这个任务。不久,中国民航总局也邀请他去讲急救。那次,他得知,国航在旅客调查中发现,之所以很多外国人不爱乘坐中国的航班,和“中国员工没接受过急救培训”有很大关系。于是,贾大成懂得了,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和急救成功率同样重要。从此,贾大成走上了急救普及之路,成了中国最早的大众急救培训专家。

如今的公众急救培训主要由中国红十字会承担,而那里最早的那批培训师都是贾大成的学生。贾大成的授课足迹,除了红十字会系统,还遍及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各大医院、医学院等医学专业机构,此外,众多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公安系统,也纷纷找贾大成讲课。对于很多民间社团的邀请,如各地救援队、大学生志愿组织,贾大成经常义务授课,有时甚至自己搭上来回车票,“人家都是志愿者,不挣钱,我怎么好意思收费呢?”贾大成的授课对象,有大学研究生院的教授,也有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年龄最大的80多岁,年龄最小的6岁;最多的一次3000人,整整一个礼堂坐满了,最少的就3个人听。至于讲课环境,礼堂、体育场、酒店、会议室都成,条件差的在露天工地有块小黑板、一支粉笔就开讲。有的时候,没有扩音器,只能靠喊,几个小时下来嗓子全哑了。

最开始是一个月讲一次课,以后培训邀请纷至沓来,贾大成几乎搭上了急救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2007年,为了迎接奥运,贾大成接受了培训志愿者的重任,365天他讲了270天的课。“身体虽累,但心情很好。”贾大成说。白天上班,晚上讲课;晚上上班,白天讲课;下了夜班,又去讲课……有时连着72小时不休息,时间长了,他累病了。

贾大成的急救培训内容很多,包括现场心肺复苏、意外伤害紧急处理、中老年常见急症家庭急救、未成年人意外防范处理、地震避险逃生及自救互助等,涉及昏迷、休克、溺水、触电、烧伤、中毒、动物咬伤等诸多问题。他的课有口皆碑,在专业医生眼里,他讲得实用易记;在普通百姓眼里,他的课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在培训中,贾大成了解到,民众中甚至包括医生有很多急救的误区,比如鼻子出血是该抬头还是低头、烫伤后抹牙膏对不对、嗓子卡鱼刺咽馒头喝醋行吗、心梗病人能否挪动、溺水者要不要控水、心梗先心脏按压还是先吹气等等。对此,贾大成都会认真地澄清、讲解。“现场急救争分夺秒,做对了能救人,做错了会促进死亡。”他说。

和医学结缘40年,干急救26年,讲课27年。贾大成授课的单位超过3000家,听课人数超过50万。他亲手救活的人成千上万,而通过普及急救知识挽救的生命,就不可估量了。采访前,贾大成刚从江西讲课归来;采访结束后,他又要踏上去迁安、天津的列车。贾大成说:“我这辈子最爱干两件事,一是抢救病人,二就是讲课。”▲(生命时报记者 张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