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农历甲辰年 正月廿九
控糖,女性一生的必修课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杨 欣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李文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巩秋红

编者的话: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女性在糖尿病防治方面与男性有诸多不同。治疗糖尿病不仅是为了控制血糖,在人生不同阶段还有着深远的意义。在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来临之际,本报专访了多位权威专家,为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上一堂科普课。

青年 减肥不单为了美

尽管在大多年轻女性看来,糖尿病貌似离自己很遥远,实际上,糖尿病需要从年轻时就开始预防。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杨欣介绍,多囊卵巢综合征———一种会引起血糖异常的疾病———就爱找年轻女性的麻烦。

杨欣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多囊卵巢综合征一般有肥胖、多毛、痤疮、月经异常及不孕(不能正常排卵)等表现,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多在女性青春期月经初潮后发病,由于其严重影响生育功能,患者通常因为不孕而就诊。除了常伴有肥胖外,患者还会存在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不能很好地利用胰岛素)、糖耐量损伤(餐后血糖高于正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多种代谢异常,而这些特征都是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因此目前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也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需要及时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首先需要减肥,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体重减轻后,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也会随之好转。此外还可用常用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虽然不能促排卵,但可改善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并降低心血管风险,因此有一定疗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难以治愈,但通过减肥、降糖等治疗,可以降低其引发糖尿病的风险。从预防的角度,青年女性应注意保持正常体重。根据计算公式,身高(厘米)减去105就是一个人的标准体重(千克)。

血糖水平不佳还容易引起各种感染。对青年女糖友来说,比较常见的是真菌性阴道炎,高糖环境会使其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控制好血糖则有助于炎症康复。

妊娠 母子都要保平安

不少女性在怀孕后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感到很疑惑:我之前血糖一向正常,为什么怀孕后会患上糖尿病呢? 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解释道,这主要是由于,妊娠期间,胎盘形成后所分泌的利于胚胎生长发育的激素(如孕激素等)可升糖,它们与体内不断增加的雌激素共同作用使孕妇血糖升高。有些女性胰岛功能不够强大,无法产生足够应付这些“敌对”激素的胰岛素,就有可能发生妊娠糖尿病。尤其是家族中有糖尿病史、本人体重超重或肥胖、大龄(30岁以上怀孕)的女性,更需要多加留意血糖。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与孕妇的年龄有很大关系。根据北京协和医院资料统计,30岁以后怀孕者,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可达13%;而35岁以上怀孕者患病率约13%~20%。因此,建议女性在最适生育年龄(一般24~29岁)考虑要宝宝。此外,备孕前一定要将体重控制好,体型过胖会难以受孕、易形成胰岛素抵抗,加大妊娠糖尿病风险。因此,女性控制好体重对优生优育意义重大。

妊娠糖尿病对母儿危害巨大:母亲会有乏力、口干、多饮、多尿、水肿,甚至引发胎盘动脉硬化、胎盘早剥;胎儿可能会早期增重缓慢,且易形成发育不成熟的巨大儿,这样的孩子会造成母亲难产,自身也容易窒息,出生后还会有低血糖。因此每个准妈妈都应重视孕期控糖。

有些糖妈妈对自己的病情满不在乎,认为生完孩子就会好了,不用太在意;有些糖妈妈则对此忧心忡忡,觉得自己以后也会一直是糖尿病患者了。这其实都不对。李文慧表示,尽管女性生产后血糖可能恢复正常,然而凡是患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在产后10年内有一半会再度患上糖尿病。对糖妈妈来说,孕期糖尿病虽不代表你会终生做一名糖友,但也绝不可掉以轻心。产后3~6个月应复查空腹血糖和OGTT,并且家中常备血糖仪,养成自我监测血糖的好习惯。控制体重也依然是头等要事,同时还要控制体脂,即体内脂肪含量(正常育龄女性为20%~25%)。不仅要科学规划能量,同时也要继续坚持用运动来平衡热量。做到这些,即使有过糖妈妈的经历,也还可以重新享受健康、高质量的生活。

中年 重点关注心血管

控糖对于中年女性同样重要。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巩秋红介绍,我国著名的“大庆研究”曾得出结论:关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男糖友比无糖尿病男性高3倍,而女糖友会比无糖尿病女性高出7倍。这说明,在心血管健康方面,糖尿病对女性的影响远大于男性。女性应从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受损就开始留意,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从而进一步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进入更年期后,女糖友要更加重视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前不久的欧洲糖尿病年会上提到,随着年龄增加,女糖友的心血管风险会高于男糖友,如女糖友因急性心梗住院的相对风险会增加34%,尤以45岁~54岁性别差异最为显著。巩秋红表示,这可能与雌激素对女性的保护作用减退有关。绝经前后,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而失去其保护,女性的心血管病患病率就会上升。此时,血糖、血压或血脂中的任何异常,都有可能威胁到心血管的健康,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

尽管女糖友更易受到心血管病的侵袭,但在糖尿病早期强化血糖控制可有效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常常伴有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除了严格控糖、坚持健康饮食和科学运动,还应对这些代谢异常进行综合治疗。

老年 要防骨松和肿瘤

步入老年期后,女性也不可疏于控糖。糖尿病可引起的并发症很多,除了糖友都已熟悉的眼底病、心脑血管病等,还可引起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且某些肿瘤的患病率也会增加。

骨质疏松好发于中老年人,且更偏爱女性。研究数据显示,超过50岁的人群中有1/8的男性都患有骨质疏松,而女性患病率是男性两倍。糖尿病作为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常造成钙质流失和骨代谢异常。老年女性缺少雌激素保护,同时可能还缺乏运动和日晒,骨质疏松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老年女糖友需要留意的还有泌尿系统感染。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本来就比男性更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加之高糖环境的作用会使感染难愈。将血糖控制好有助于消除感染。

此外,子宫内膜癌也是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据杨欣介绍,目前发现其高危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风险也会上升。其中糖尿病是个关键危险因素,糖友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远高出血糖正常者。如果老年女糖友同时还存在肥胖、高血压等,那就需要格外警惕了▲ (生命时报记者 靳玉玲)